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90489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中国哲学史现代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节胡适的实验主义哲学“实用主义”pragmatism“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实用主义”是我们现在通用的概念,“实验主义”是胡适喜欢用的概念,虽然概念不同,但指示的对象是同一个。一、超越的经验论(一)经验的基本内容1.“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第一是无意识地应付环境;第二是有意识地应付环境;第三是有思想能力的应付环境。2.经验和思想是一回事。3.经验是主动的,是伸向未来的。(二)超越的经验1.超越旧哲学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2.超越旧哲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三)创造的实在论1.实在的含义。2.实
2、在的变异性。3.实在的可创造性。(四)基本分析和评价1.胡适宣传的经验论采用了不同于欧洲旧哲学的新思路,表现了创新的理论勇气。2.胡适所宣传的经验具有面对现实,走向未来的特点,这比旧有的经验论前进了一步。3.胡适所说的经验与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经验是有差别的。4.胡适宣传的“实在”论是一种主观实在论。5.正因为胡适所讲的“实在”主要指人类的精神现象,所以,他关于实在的变异性和创造性的论述,包含着对人类精神相对性、发展性的探讨,具有合理因素。二、相对和实用真理论1.真理是一种假设2.真理是可以改变的3.真理只是“这个真理”4.真理必
3、须可以证实5.有用即真理三、假设和求证的方法论(一)存疑的方法(二)“评判的态度”1.“评判的态度”的含义2.“评判的态度”的主要对象3.“评判的态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表现4.对“评判的态度”的评判(三)“科学试验室的态度”1.“科学试验室的态度”的产生2.“科学试验室的态度”的主要内容第一步:“疑难的境地”;第二步:“指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第三步:“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方法”;第四步:决定哪一种假设是适用的;第五步:证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3.对胡适“科学试验室的态度”的简要分析(四)“历史的态度”1.“历
4、史的态度”的产生2.“历史的态度”的基本内容3.“历史的态度”的运用四、社会不朽说(一)胡适历史观的要点(多元历史观、社会改良论)(二)社会不朽说的提出(1.对灵魂不朽说的批评;2.对“三不朽”的批评)(三)“社会不朽说”的主要内容(1.社会生命有机组织论;2.“小我”和“大我”的一体性;)(四)“社会不朽说”的目的(1.提高凡人的历史地位;2.提供一种鞭策力)五、健全的个人主义(一)“不道德的道德”(二)世人皆醉我独醒(三)“健全的个人主义”(第一,“救出自己”;第二,把自己铸造成器)(四)“真正的责任心只是一种兴趣”六、中西
5、文化观(一)中西文化融合论(1.中西文化的结合是可能的;2.中西哲学的结合是可能的;3.再造文明的文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二)“全盘西化论”第二节丁文江的科学实证思想要点科学至上论感觉论科学与玄学论战第三节吴稚晖的哲学思想一、漆黑一团的宇宙观1、漆黑一团的含义2、绝对的“一个”是根源3、绝对的“一个”是“活物”4、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5、无神论思想二、人欲横流的人生观三、引进西方道德的伦理观第四节金岳霖的天道观和知识论一、天道观(一)“无极而太极是谓道”(二)“道是式——能”二、知识论(一)感觉与外物的关系1、感觉
6、对象具有实在性2、感觉与外物是统一的(二)意念的双重功能第三章现代新儒学一、生命宇宙观(一)思想渊源1、柏格森生命哲学2、佛教唯识学3、陆王心学4、泰州学派(二)宇宙就是生命“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是生活,初无宇宙。由生活相续,故尔宇宙似乎恒在。……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宇宙是一大生命,了解生命就了解宇宙。”“宇宙为一大生命。生命进化与人类社会之进化,同为此大生命之开展表现。”“有一个地方是宇宙生命的核心,这个地方就是‘人’。生命是活的,宇宙最活的就是人心。果能认识人心,就可体认出宇宙的生命来了。”(三)“事的相
7、续说”“生活即在某范围内的‘事的相续’。”梁漱溟说:“这个‘事’是什么?照我们的意思,一问一答即唯识家所谓一‘见分’一‘相分’——是为一事。”这个“事”显然是指人的主体活动。那么,“事的相续”是什么意思呢?按梁漱溟的话说:事的相续说就是“一‘事’,一‘事’,又一‘事’。……如是涌出不已,是为‘相续’”,即事跟着事,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们问之不已,追寻不已。一问即有一答,自己所为的答。问不已答不已,所以事之涌出不已。因此生活就成了无已的相续”。就是说,事的相续产生于人们无尽的追问和回答。那么,人们是通过什么来追问和回答的呢?梁漱溟
8、指出:“这探问和追寻的工具其数有六:眼、耳、鼻、舌、身、意。凡刹那间之一感觉或一念皆为一问一答的‘一事’。”就是说,人们探问的工具是唯识家所讲的前六识。唯识家的前六识归根到底要受第八识阿赖耶识支配。梁漱溟也认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工具背后还有一个操纵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