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8855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浅论城管网络舆论及其引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浅论城管网络舆论及其引导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浅论城管网络舆论及其引导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浅论城管网络舆论及其引导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社会和民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城市管理工作作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自然也倍受网络舆论的青睐,而这种青睐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城管工作有着促进的正面作用,又存在
2、着抑制的负面作用。“舆论导向的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的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作为城管部门,发挥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城管工作,是获得人民理解支持,塑造城管形象,维护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必不可缺的重要举措。 一、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自身特性 互联网在继承传统媒体一些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属性:一是开放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网民通过BBS、博客、即时交流工具和新闻点评等,
3、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二是多样性,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因此,网络舆论的主题往往极为宽泛。三是互动性,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 由于网络舆论的以上特征,对社会生
4、活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二是群体性,网络“一呼百万应”的特点,使网络舆论容易形成群体性的影响力。如近年来,因为网络的声音引起各界对于某个社会事件关注的现象层出不穷,从当年的“孙志刚事件”到2007年的“华南虎照片”,再到去年的“躲
5、猫猫事件”、今年的“七十码”、“楼倒倒”,无不以互联网特有的方式轰动一时,数以万计的网民参与事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网络媒介形态本身成为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三是偏差性,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同时,在很多时候网民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网络舆论又是个
6、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二、全面审视城管部门所面对的网络舆论环境 任何事物都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城管部门所面对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是如此。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机构,城管负担了城市管理中最琐碎、最复杂的许多问题,因而也成为城市管理中矛盾较为集中体现的部门。 不可否认,当前城管部门处于一个“形象不佳”的尴尬境地,大量有关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频见网络。继2006年北京1名城管人员被小贩杀死之后,200年年初,湖北天门城管集体殴打1名进行用手机摄像监
7、督的公民致死,2009年有关《城管执法秘籍》的报道再次使城管处到了风口浪尖上,从有网友在百度网站将“城管”定义为“专门欺负没有能办理执照临时经营社会弱势群体的黑社会”,到《小贩之歌》、《城管之歌》、《清明上河图》,城管似乎成了负面形象的代名词。 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群众对城管的误解。这些误解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认为城管的全部工作就是管小商小贩,并且与小商小贩是天然敌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公民的生存权大于城市的发展权,对小摊小贩的取缔是对公民生存权的漠视。这种既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
8、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小摊小贩的生存权与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对立起来,也忽视了法律对所有城市居民平等、共同约束的作用。二是对城管队员的素质以及人员构成表示质疑,因个别执法人员的不文明、粗暴行为全盘抹煞整个城管系统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