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8811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循环功能监测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循环功能监测学【王祥瑞杭燕南】全书共分23章,系统地介绍了循环功能监测技术的发展史、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等,有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时地了解、掌握当代监测的新技术和新理论。本书既广泛参考临床循环功能监测的最新国内外文献,反映了最新研究动向,又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循环功能监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本书内容丰富,阐述深刻,操作实用,是麻醉科、内科、外科、急诊科和ICU等相关专业医务工作者的理想参考书。王祥瑞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男,1958年12月出生,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
2、醉科.麻醉学教研室.外科ICU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上海生物电阻抗研究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1996年评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1年评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先进工作者;199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院进修学习麻醉学和ICU,从事重危病人氧功需平衡的研究。1998年首批进入上海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200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脏病人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麻醉,术后重危病人治疗,慢性
3、疼痛和术后疼痛的治疗。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脏病人围术期心和脑组织的保护,麻醉药理,针刺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杭燕南男,1936年9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领先专业麻醉学重点学科仁济医院学科带头人,<>编委,<>常务编委,美国AnesthesiaandAnalgesia海外版编委,上海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专家,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上海市人民政
4、府采购办公室咨询专家,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会员,美国密西西比洲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美国科州医学院访问教授。杭燕南教授从医40余年,在麻醉专业医.教.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业特长和研究重点为:麻醉药理.心血管手术麻醉.老年病人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技术等。已发表论文186篇;主编《当代麻醉学》等专著3本和麻醉手册2本,参编专著10本。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9名。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成果奖前言近代医学迅速发展,基础医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临床医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病监
5、测和治疗涉及内、外、妇儿、创伤、感染、神经与精神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对各种危重疾病的临床处理不仅需要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更需要有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师及护士队伍,以便对患者实行严密监测、强化治疗、精心护理,对衰竭的脏器功能进行支持,为原发病的治疗和最终康复创造条件和赢得时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是一所具有160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麻醉科自1954年建科以来不断成长壮大,取得了许多成绩,并且1995年被列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被批准为上海市临床麻醉药理基地,2001
6、年被批准为卫生部麻醉药理临床基地,使临床麻醉药理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1999年至今已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2项市教委基金、5项局级基金资助,发表论文350余篇,并出版了一批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专著,如孙大金教授主编的《麻醉机与呼吸机》、《心血管麻醉及术后处理》和《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杭燕南教授主编的《当代麻醉与复苏》、《重病监护治疗手册》、《当代麻醉学》和《当代麻醉手册》,王祥瑞教授主编的《围手术期呼吸治疗学》、《急性肺损伤一基础与临床》。建科50年来,麻醉科围绕循环功能监测进行了系统、深
7、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在国内率先建立或应用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漂浮导管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为重危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和处理提供了保证。随着电子技术与医学紧密结合,临床循环功能监测技术,特别是无创或微创监测取得了快速发展,麻醉学科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应用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了便于临床医务工作者紧跟发展的形势,不断更新知识,快速地了解、掌握当代监测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编写时广泛参考了临床循环监测的最新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较系统地介绍了循环监
8、测技术的发展史、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等。经过1年多的艰辛耕耘,本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为此,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希望本书既能够满足有关专业人员的需要,又有助于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更新知识。建议临床医师在应用这些方法时,除参考本书外,尚须认真阅读和仔细核对所用仪器的说明书中所指出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