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

ID:21675113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_第1页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_第2页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_第3页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_第4页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课程中化学教学的反思案例:在化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反思水平教学的原理和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对化学新教材的几点认识和应用反思教学观点进行教学的两个实例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反思教学;案例分析  :G633.8:A:1002-7661(2011)11-169-01      在化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反思水平教学的原理和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新课改实践,我有许多体会,现对化学新教材的认识和应用反思教学观点

2、分析的两个实例列出如下,供化学教师们参考。  一、对化学新课本的认识  新课本运用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加以充实,紧密地联系了化学和人们关心的课题,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使其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尤其强调了以下几方面:  1、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本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充分展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过程紧紧地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会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2、

3、强调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新教材关注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性地介绍现代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较为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  3、加强了实验的探究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运用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的验证某个知识或训练某个技能。同时新课本不再划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教师进行创造

4、性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4、加强了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新课本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教育的同时,渗透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让科学知识和人文内容相联系,真正达到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二、几例反思水平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学内容:喷泉实验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喷泉实验之后,把胶头滴管与双孔塞收回,另外给学生一个配有长导管的单孔塞,要求学生尝试是否能完成喷泉实验。  学生甲:老师收回的胶头滴管,它在这个实验中是必不可缺的吗?假如是,

5、我们将无法完成实验。  学生乙:这就要看胶头滴管有何作用。  学生甲:刚刚我们做实验时从胶头滴管向烧瓶里面挤下一滴水,是不是往里加压?  学生乙:不可能是加压。胶头滴管能储存多少水,对压强的改变应该不是很大。  学生甲:是不是用胶头滴管里的水先溶解了一些氨气?  学生乙:应该不是吧?这么一点水也溶解不了多少氨气?  学生甲:你可注意到,氨气的溶解度是1:700,很大的。  学生乙:真的啊,那1mL水就会溶解700mL氨气。我们的烧瓶是200mL的,那岂不是把氨气都溶解完了?  学生甲:我明白了为什么水会形成喷泉了。  学生乙:我也明白了,这个装置设计还

6、真巧妙。  学生甲:如果我们没有胶头滴管怎么做实验?没有水来先溶解氨气以产生负压。  教师:看来关键点不一定在是否有水先溶解氨气,而在于是否产生负压。  学生甲:有道理。让我们共同来想想办法,怎么让烧瓶里产生负压。  案例分析:教师同样是要求学生在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完成对问题的阐述:没有胶头滴管,能不能完成实验要看胶头滴管在实验中有何作用,即:为什么能形成喷泉?然后再去寻找不使用胶头滴管也使烧瓶内产生负压的方法。  在这过程中,假设的形成与对假设进行逻辑推理是必经过程。  教师促使学生思考:假如

7、我的假设成立的话,操作时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学生假设挤向烧瓶中的水可以来溶解氨气的,假如是这样,将会在烧瓶内部形成负压,最终导致喷泉的形成,这一假设被课本上给出的数据和实验现象所证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解决问题是对知识的应用,而新的问题的提出要有创造思维的融入。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让学生参与化学的学习,体验探究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