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ID:21668011

大小:7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3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_第1页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_第2页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_第3页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_第4页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本世纪初,执西方经济学界之牛耳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满怀信心地宣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到此已经确立且无争论的余地,所以,下一代经济学家将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这些原理的应用,以适应现实世界中各种体制和实践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的千变万化。但是,时值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回顾经济学在本世纪的发展,我们看到,马歇尔的断言是错误的。本文力图回顾其间最有创新性的主要理论线索,从理论经济学的内部来说明探究如何演变、取得什么成果、主要范式发生什么变化。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传播和发展《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凯恩斯对经济理论的贡献题目

2、,至今在学术界中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但不论持什么样的观点,经济学家们都普遍承认,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影响是“二十世纪经济学中最重大的事件”。或者说,正是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从而使经济学再也不象马歇尔当时那本最具权威性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样子。这倒不是说在《通论》之前不存在宏观经济分析。早已存在的各种经济周期论和货币数目论,就属于宏观分析。但是,此前的传统经济学家深信,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暂时失衡,市场机制会发挥自动调节功能,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给这种传统理论以致命的一击。针对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只把注重力集中在厂商和居民的

3、决策上这一传统,凯恩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消费、总需求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把重点从夸大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目论转移到重视总产量、国民收进和就业的分析上,从而开创了新的经济学领域──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通论》最具革命性的方面是,他清楚而坚定地指出,就产出和就业的水平而言,我们在实践中看不到“无形之手”会自发地将自利行为引向社会最优状态。通过确立这些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他证实:在没有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市场体系本身具有一种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加之价格刚性、预期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经济通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几乎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通论》出版之后,不仅诱发众多

4、年轻学者风起云涌地探究这个新的理论,更因不断给予诠释及推广,而成为经济学的“新正统”。凯恩斯的总需求;消费、投资和活动性偏好函数;乘数和加速系数;以及暗含的国民收进帐户等等概念,激起了形式化、具体说明和经验验证的努力。对凯恩斯理论的经验补充赋予它以科学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使它更轻易从模型中推导出政策建议。它也给学生提供很多学位论文题目。自然,对凯恩斯的贡献存在着各种解释。但至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初期,希克斯(1937)、莫迪利亚尼(1944)、萨缪尔森(1948)和托宾(1958)等人设计和精雕细刻的IS-LM模型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被视为是对《通论》的经典解释。菲利普斯(19

5、58)发现的有关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纯经验性关系,经过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的理论化,形成菲利普斯线,弥补了IS-LM模型没有(至少是没有直接地)涉及这一新题目的缺陷。可以说,《通论》以后的60多年中,宏观经济学已有长足的发展,且不说凯恩斯理论从“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发展到“新凯恩斯主义”的演变,还有和之相对抗的“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希克斯论文的发表(1937)到60年代,通过最优化原理的运用,宏观理论的主要发展,包括对凯恩斯假设的总体行为相互关系所进行的理性化和修改工作在内。进进七十年以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趋向是力图重建自身的微观基础,例如,卢卡斯的探究

6、计划显然是要把整个宏观经济学建立在新古典厂商理论的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者则试图通过对工资和价格粘性现象的系统解释来给宏观分析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微观基础,但这些模型还处于其摇蓝期。在这一时期,不仅IS-LM模型一般化为一种通用分析工具,不再被视为是专用于凯恩斯主义的系统化解释,而且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AD-AS模型。IS_LM模型的创建者们偏重于凯恩斯体系中总需求方面的新内容,而忽略了凯恩斯著名的总供给函数。温特劳布(1957)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微观基础”一文中重新发现凯恩斯总供给函数的基础,经过戴维森和斯莫伦斯基(1964)的发展而形成一种明确的总供给函数,但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应有

7、重视。之后,在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新古典宏观学派的争论过程中,有些经济学家意识到,凯恩斯主义关注的是经济的需求方面,而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学派却把经济的供给方面视为最重要的关系,应该提出一种更一般的模型,才能对它们各自的态度作出明确的说明。于是乎,人们把经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颠倒过来,把它重新解释为总供给曲线,例如,Lucas,RobertE和A.Rapping(1969)。既然已经发明总供给曲线,所需要的就只是一条总需求曲线,以便同时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