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

ID:2166089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_第1页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_第2页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_第3页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_第4页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_第5页
资源描述:

《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凌斌:“最年轻”法学教授的成长阶梯文/刘白露阳光、文气,绿色卫衣配休闲长裤,总是面带笑容,说话不急不慢,眼镜背后一双神情温和却看尽天机的眼睛,这就是凌斌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走在秋意渐浓的北京大学的燕园里,如果迎面碰上,不认识凌斌的人恐怕都难以相信,这个看起来既像邻家大哥又像刚毕业的学生的人,竟是北大法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熟悉凌斌的人都知道,他从来都不是那种喜欢哗众取宠的学者,尽管在2014年9月18日的莫干山会议上他一句“请把讲台让给年轻人”让他成为媒体的焦点。凌斌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笑言:“我不是莫干山上的挑战者,我是莫干山精神的

2、继承者。把前辈当作平等的对话者,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参与改革的大讨论,是对莫干山精神最好的继承。”感恩老师:“吾爱真理,亦爱吾师”提起让凌斌尊重的前辈,他能掰着手指把从小学到大学教过他的老师一个一个数出来,细细地讲他们的故事,半天都讲不完。凌斌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求学之旅就是每一个普通人家孩子梦想中的星光大道。高考后来到北京,除了中间有一年的时间在耶鲁法学院读L.L.M.(法学硕士),从本科到博士,再到任教,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北大的燕园,是个十足的“北大土著”。“我的父母教给了我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告诉

3、我永远要尊重自己的老师。这是他们给我的最好的教育。”提起他上小学四年级时的班主任巩凤清老师,凌斌现在还记得巩老师在他的作文本上用红笔圈出好句子和把他的作文选出来在全班讲评时他的那份荣耀。“如今看来也许微不足道的表扬,激起了一个幼小心灵对光荣的向往。从那以后,我每次作文都会用心去写,写完了就眼巴巴地盼着下次巩老师的讲评。”凌斌说。对凌斌报考北大法学院影响最大的,是他上高中时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曲永庆。曲老师教数学能把数学教出美感来,他告诉学生解数学题是写诗,这深深地吸引了凌斌。每当节假日轮到曲老师值班,凌斌准会去找他请教,而且每次他都

4、与曲老师恋恋不舍地聊到深夜。回家后,他还会反复琢磨,赶紧写一篇日记,把曲老师的话整理出来。在中国刚刚开始走向法治的1996年,曲老师告诉他:“你可以报法律专业,进可兼济天下,退可锄强扶弱。”在曲老师的鼓励下,凌斌如愿考入北大。这里有莘莘学子渴盼的一流的教学资源。他不仅上法学院的课,还在其他院系找“食”。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让他听到了想象中北大该有、北大才有的课程。钱理群讲鲁讯小说中的“看”与“被看”,让凌斌头一次明白了鲁讯文章的妙处。遗憾的是,因为身体抱恙,钱理群只给学生上了半个学期的课。凌斌听说钱老师病

5、了,辗转从昌平园跑到燕园,找到钱老师家探问,也获得了向钱老师当面请教的难得机会。他把所有苦恼都倒给了钱老师,两人一直聊到深夜。临走,钱老师还把他写的书送给凌斌。上大二时回到燕园本部,凌斌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自己的课上完,他又跑去旁听研究生的课。在孙晓宁、陈瑞华等老师的指引下,他开始接触后来成为导师的朱苏力老师的作品。《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凌斌读破的第一本书。提起这本书,还有一段笑谈。凌斌向一位女同学借来这本书读,读后还给了她。过几天他又想读,于是再去找女同学借。借了还,还了又借,反反复复,到最后,那位女同学索性买了一本送给他。“读朱

6、老师的书,我想见其人。”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前夕的一天上午,凌斌在校院里帮忙。听说需要有人到朱苏力老师那里取一些材料,他立刻自告奋勇。到了朱老师家,朱老师在门口把材料给了他。他略有犹豫,磨磨蹭蹭地不想立刻转身就走。朱老师看了出来,问凌斌是不是想进来聊聊。他脱口而出:“想!”于是他进门,与朱老师一直聊到中午,从学问到学习,海阔天空。“说来奇怪,我的所有师兄弟、师姐妹都说怕朱老师。我打一开始就没有过这种感觉。而且相反,我仿佛回到了失散多年的父亲身边,感觉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从那以后,他找遍机会向朱老师请教。朱老师到昌平园上课,他

7、早上6点钟就起床赶班车去昌平园听朱老师的课。后来,他又写文章请朱老师指导。2000年,他正式成了朱老师的研究生。凌斌读破的第二本书,是冯象的《木腿正义》——法学院学生书单上的必读书。冯象每年都到清华园讲学、任教,凌斌经常跑去向他寻求指点。后来,他到耶鲁求学,回北大任教,都认真地考虑了冯象的意见。在《法治的中国道路》这本书的后记《吾爱真理,亦爱吾师》里,凌斌用了很长的篇幅或详或简地回忆了一路走来给予他用心指教的老师们。他放弃少年时治国平天下的从政理想,最终选择留在北大任教的原因,就是他要成为和他的老师们一样的好老师。用凌斌自己的话说

8、:“从这些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学者同样可以通过研究学问和教书育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并且贡献于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这个世界的美好未来。”拒宅书斋:让理论与实践交汇凌斌从来就不是那种深藏书斋的“学霸”,从小到大,只要有机会,他总是愿意参与到各类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