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

ID:2165527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_第1页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_第2页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_第3页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_第4页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际金融危机状态下的中国战略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下载论文网/3/    1、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埋下隐患  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和“”事件后,美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以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来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一路降到1%,长时期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房贷需求和房价上涨。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万亿至万亿美元。此后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带来通货膨胀,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这又加重了房贷还款人的压力。    2、次级贷款资产的

2、证券化造成了危机的扩散  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面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一种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造成的。大部分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和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雄厚,大量的资金投对其资金的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其中一些金融机构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许多国际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一旦金融衍生品介入,就会展开无穷的金融交易。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同时,也让风险呈现放大效应。衍生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将形势由局部的次贷问题变成了全局性的金融问题,并

3、由美国波及全球。    3、信息的不对称加速了危机的恶化  这次危机的全球化和衍生品有很大关系,衍生品从设计者自身的利益出发,片面强调高收益率,却忽视了衍生品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而衍生品购买者无法了解产品产生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波中,华尔街这个昔日站在财富塔顶的金融帝国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住房和金融双重投机的后果是,投资者对主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都失去了信心。这场风暴到现在仍然没有平息,那么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得到哪些启示呢?    1、立足实际,扩大内需,发展实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把大量的实体制造业

4、转移到了南美洲和东南亚,把本土打造成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贸易和金融中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使得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全球,成为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上,不能盲目的选择欧美模式。我国经济增长属于出口主导型,在金融危机的当下,发达国家的消费乏力给我国的出口业务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果,立足实际,通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来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的发展,降低对外依存度。    2、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扩散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本身的缺陷,作为一个金融管制较为宽松的国

5、家,美国政府介入危机的迟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危机的扩散。市场稳定有序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管,建立在这之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而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元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从而构建一个健康和稳定的金融市场。    3、防止过度金融创新,提倡科学发展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既是次贷危机扩散的恶果,又是美国金融机构的过度创新和不正确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了流动性差的贷款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将其变为债券在金融市场

6、上进行再流通,各个投行又通过自己的金融工程技术。再次进行创新将次债分割、打包、组合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这样的结果是,鲜少有人考虑到这些衍生品的真正价值,从而推动了短期投机的趋利化,最终演变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倡理性消费,重视信用体系建设    美国的高消费是建立在低储蓄的基础上,并得益于健全的社保体系。美国社会的超前消费表现为:未来不够,则向世界借;世界不够,则像世界的未来借。狂热的消费投资激情和金融机构对信用体系的忽视,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这不啻于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在鼓励现代消费理念的同时,推行理性消费、适当消费的理念。各个金融机构在扩大个贷

7、业务中也应避免非经济和非理性的“政绩目标”的影响,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从而促进金融机构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的转变,提高应对风险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郑玉志,华尔街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金融博览,2009,3  [2]蔡律,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演变及对策值得研究,中国价值,2008,11  [3]曹元芳,美国次贷危机:原因、机制和教训,华北金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