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立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立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研究摘要为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不少地区的检察系统结合办案情况出台了关于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标准,然而现有评价标准的现状及长期对于案件考评停留在流水式的常规流程,形成了对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在认识上的不统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立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进行探讨,从而更好的指导建立科学,合理、客观、规范、制度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审查逮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247-02 审查逮捕,是指对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
2、部门立案侦查的案件以及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的案件,需要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时,统一由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就案件事实、证据情况以及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逮捕进行审查,并报请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作出是否逮捕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逮捕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批捕案件质量的高低直接涉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权保障。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没有一套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更是存在简单、表面、片面的衡量标准,使得检察机关对于内部规范审查逮捕办案行为缺乏
3、有效机制,在对办案质量追求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不仅无法保障办案人员在合理指导下规范办案从而提高办案质量,更导致办案人员在一味追求“诉得出、判得住”标准下忽视其他要素反而导致办案质量低下,乃至出现错捕的情况。而缺乏统一有效的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混乱的现状源于对于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没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只有明确在审查逮捕阶段案件质量的评价标准,在体系建立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保证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是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原则的总指导,然而,审查逮捕工作在检察工作中的所处的诉讼环节和具体任
4、务职能不同,在遵循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又结合审查逮捕工作的实际而有所侧重,并依据《刑事诉讼法》、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使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等法律文件对逮捕措施适用的具体规定形成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特有的原则: 一、法定性 审查逮捕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遵循法律的规定。对于审查逮捕案件质量参考标准而言,基本的是要符合逮捕条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只有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才
5、能依法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对于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则不能批准或者决定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这明确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标准的总体设定是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又将逮捕标准规定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具
6、体化为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并明确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将“有逮捕必要”具体化为:(1)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2)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3)可能自杀或逃跑的;(4)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的;(5)可能有碍其他案件侦查的;(6)其他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同时明确:对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危害
7、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以及可能有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应予逮捕。并且对于无逮捕必要的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有具体规定。另,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中对于不属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有逮捕必要、可以认为没有逮捕必要等标准的具体情形也都有详细规定。 无论是实体方面还是程序方面,立足于相关法律规定是准确适用逮捕措施的基本前提,也是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的最重要的原则。审查逮捕只是检察机关案件办理中的一个环节,但逮捕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特殊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在面临各项实际情形时,必须在坚持法律基本规定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审查逮捕工作,
8、这也是保证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二、客观性 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都存在事实和证据发生变化的可能,而对案件办理的评判标准,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下转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