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原因分析摘要本文从商业银行体系角度分析了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原因,得出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持续大幅增长、企业融资严重依赖银行是我国高货币化的原因的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货币化商业银行 :F822:A 一、我国的高货币化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供应量(本文以M2作为货币供应量)也开始大幅增长,且增加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导致了货币化率(M2/GDP)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已经超过美日等发达国家,也超过新兴市场国家。高货币化至少可以说明以下两点:(1)我国的
2、货币化程度已经进入较高的阶段;(2)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正在变弱,一单位的GDP需要更多的货币的支撑。货币化率过高整体的风险就越大。因此,研究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对过敏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对货币化率以及中国高货币化率原因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几种典型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主要有: (一)融资结构论。 李国疆(2001)认为:M2层次的货币量是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资产,而某部门的资产应等于另一部门的负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是银行以贷款和其它资产业务的途径
3、提供的,而影响银行贷款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非金融部门资本形成的需求。非金融部门对以银行货款形式提供的外部资本依赖性越高,贷款增量越大,从而货币供应量越大,也就表现为较高的M2/GDP,于是认为我国融资结构决定了我国具有较高的M2/GDP。 (二)收入分配差距论。 吴建军(2004)认为,我国的货币供给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剩,而是货币供给的增加以极其隐蔽的形式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并非合理地流到大众手中。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实际的影响甚微,从而造成M2过大。进而,认为M2过大的深
4、层次原因是我国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过高的M2/GDP只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一个外在表象而己。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化率的影响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有绝对的比重。承担着全社会货币金融业务的绝大部分业务。商业银行有其他金融机构所没有的货币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体制使得M2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其机制如下: (一)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持续大幅增长。 我国商业银行独大的体制使得居民货币资产的投资渠道极为有限、传统观念的影响、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等因素,居民、企业的富余资金绝大部分
5、都存入银行。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大幅增长。存贷差的绝对量和比例均在不断扩大。过大的缺口意味着大量的存款不能进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每一单位能够支持的GDP更低,这样无形之中推高了货币化率。 如果将这部分并没有对试题经济产生影响的货币存量减去,以M2-存贷差作为来统计对GDP产生实际影响的货币存量计算货币化率,则该比例就将显著减少。 (二)企业融资严重依赖银行。 目前,尽管股票债券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直接融资渠道不足,比重过低。我国企业的融资中银行贷款占到了70%以上
6、,银行体系也只有被动地供给货币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增加贷款。而这些贷款投入实体经济还有一个很长的渐进过程。再这个过程中,贷款又以存款的形式回到银行体系。M2的增长并没有带来GDP的增长,其结果便是货币化率的增长。 四、对策与建议 M2/GDP在反映资金运用的充分程度及资金的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隐含了商业银行的支付风险。银行存款的本金及利息支付是刚性的,但高的不良资产切断了资金的回流,,由此增加了商业银行体系的支付风险。要降低我国的M2/GDP,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
7、 近年来,我国外资股融资量及融资比例较大,A股及企业债券发行量较小,直接融资对降低M2/GDP几乎没有产生作用。今后需扩大A股及企业债券的发行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减轻间接融资的压力,以降低M2增长速度并增加生产资金, 培育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提高国有经济效率。 国有经济效率不高所导致的银行不良资产是M2/GDP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经济在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仍将占用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要防止M2/GDP的再升高,转换国有经济经营机制、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
8、的问题。 (三)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 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生产效率高,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大大超过国有经济,但受政策歧视,所能融到的银行资金较少,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对民营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采取更宽松的政策将会提高GDP的增长速度,进而有助于降低M2/GDP。□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