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言语和常识讲座

m言语和常识讲座

ID:21627318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3

m言语和常识讲座_第1页
m言语和常识讲座_第2页
m言语和常识讲座_第3页
m言语和常识讲座_第4页
m言语和常识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m言语和常识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言语和常识讲座华图教育李树鹏目录言语和常识讲座1第一章言语概述2第二章言语片段阅读2第三章言语选词填空5第四章常识大纲的解读6第五章常识时事题的罗列6第六章最近一年的时事点9第一章言语概述一、言语考什么()2011年国家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大纲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1、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2、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3、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4、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5、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

2、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6、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7、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二、提高阅读速度()三、片段阅读的分类()第二章言语片段阅读一、概括理解题1、关联词表:(1)递进关系: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递进之后是重点。例: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益             

3、             B.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C.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        D.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2)转折关系:虽然(虽说,虽则,尽管),但是()转折之后是重点。例:气候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地区。这段文字旨在说明气候变暖()A.会使全球降水总量减少B.对局部地区来说利大于

4、弊C.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D.将导致世界各国农业结构发生变化(3)因果关系:因为(由于),所以()结论词之后是重点例: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

5、对方式B.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C.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D.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2、行文脉络(1)、()例:每年冬天,当向南迁徙的鸟儿飞过英国的大地时,许多爱鸟人都会在庭院里抛种子和燕麦,希望可以帮助鸟群获得足够的能量。但这种做法使10%的黑顶林莺改变了传统的迁徙路线,它们由德国南部和奥地利飞往西南方向的西班牙转而飞向西北方的英国,在那里依赖爱鸟人的供养生存。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人的行为会影响动物的习性B.爱护野生动物要注意方法C.黑顶林莺的天性使得它们改变了迁徙

6、路线D.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帮助鸟类例: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对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C.城市整体实

7、力的概念及其构成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2)()。例: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D.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例: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

8、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D中国古代如何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