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

ID:21620927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1页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2页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3页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4页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文章基于2000年-2007年县级地区,分析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均衡性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公平特征,县级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比值提高10%,该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且其城乡人均纯收入差额将降低元。文章的结论也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政策性建议。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均衡性转移支付;经济增长;均等化水平;公平与效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转移支付制度是多级政府间关系的核心,主要表现在缩小横向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和协调纵向地方政府间事权分配

2、。中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转移支付的规模逐年增长。1994年~2015年,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的规模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依次由%、%、%调整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的提升高于专项转移支付,而且2015年国务院提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主体作用和该占比应该在60%以上。庞大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迅速的增长速度,势必对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是转移支付制度的两种基本方式,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相比于专项转移支付(也?Q条件转移支付(ConditionalGran

3、ts))立足于与中央政府的特定目标(列如支持社会保障发展以及弥补地区间的外部性),造成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繁多、资金投入和分配不透明,以及地方政府的“跑部钱进”现象,使得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楼继伟,2013)。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也称无条件转移支付(UnconditionalGra-nts)),地方政府具有该资金使用自主权,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和主动性,不仅缩小地区间的财力差距,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Boadway&Flatters,1982;Eichhorst,2007;Allers,2012;田发和周琛

4、影,2013),同时也影响了地区的财政行为和经济增长(Dahlbergetal.,2008;马光荣等,2016)。本文关注的重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即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均等化的影响,或者说站在效率和公平的角度考察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影响。  本文基于2000年~2007年县级地区,分析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均衡性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公平特征,县级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比值提高10%,该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该地区的城乡人均纯收入差额将降低元。其次,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

5、贡献:(1)以均衡性转移支付为核心,分析其增长效应和均等化效应;(2)基于县级面板数据则结论更有说服力,实证结果更稳健。最后,本文的分析和结论紧扣现阶段的政策问题,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占比、完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进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等政策内容,为完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论文以下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为制度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证设计和数据说明;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讨论;最后为本文的结论。  二、制度分析、实证策略和数据描述  1.均衡性转移支付发展和结构。随着一般性转移支

6、付制度的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主要结构也随时间变化,但是均衡性转移支付占比维持在40%左右。在2009前,一般性转移支付构成逐步完善,主要构成为均衡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其中在2008年,全国的主要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构成,三者的构成比重依次为40%、28%、9%;在2009年后,财政部数额相对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划转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此时主要构成逐步调整为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其他专项性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在2017年,全国的均衡性、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依次为39%、16%、7%。

7、对比发现,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一是反映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二是反映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转移支付的构成也于经济结构相适应,但是均衡性转移支付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且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也为保障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提供政策性建议。  2.基准模型。为了从实证上检验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且依次从公平和效率角度考察其影响程度;本节采取的计量策略是,采用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以县级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占比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县级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和城乡人均纯收入差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具体来说,我们建

8、立如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3.数据说明。实证分析中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时间跨度是2000年~2007年,主要原因是县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数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选择的截止年份为2007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定义为该统计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