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

ID:2161621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_第1页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_第2页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_第3页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_第4页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朱丹溪医案浅析其顾护脾胃思想[]后世医家对朱丹溪的滋阴降火法研究颇多,然丹溪承东垣之法,临证用药重视中焦脾胃之气,但其这一思想常被后人忽略.通过对朱丹溪医案的研读,从中探析其顾护脾胃思想。  [关键词]朱丹溪脾胃甘温补益  []R256.3[]B[]1005-0515(2011)-08-122-01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281-1358年,元代浙江义乌人。因家居丹溪,故学者尊之为“丹溪翁”。朱丹溪的主要医学观点以“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为核心,指出人体的阳气常有余,妄动而为害,而

2、阴精常不足,易于耗损。主张固护阴精,不可妄耗,而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其为“滋阴派”的鼻祖。因此后世医家对其研究多侧重在滋阴降火法。然朱丹溪吸收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临证用药处处重视中焦脾胃之气,这一论点常为后人所忽略,而未引起重视。综观《名医类案》中所录的丹溪病案,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味应用尤为常见。可见,朱氏学术思想并非单以知母、黄柏等泻火滋阴见长,同时也十分重视中焦脾胃之气的护养,他主张人身之气,首推脾胃之气,认为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均可导致损伤脾胃而发诸病。兹就选取《古今医案》中的“伤

3、寒”和“咳嗽”两病案进行剖析,从中探析丹溪的顾护脾胃之气的思想。  1伤寒治一老人,饥寒作劳,患头痛、恶寒、发热、骨节痛、无汗、妄语时作时止,自服参苏饮子取汗,汗大出而热不退,至第四日,诊其脉洪大数而左甚。朱曰:此内伤证,因饥而胃虚,加以作劳,阳明虽受寒气,不可攻击,当大补其虚,俟胃气充实,必自汗而解。遂以参、芪、归、术、陈皮、甘草、加附子二片,一昼夜尽五帖。至三日,口稍干,言有次序,诸症虽解,热尚未退,乃去附,加芍药。又两日,渐思食,颇清爽,间与肉羹。又三日,汗自出,热退,脉虽不散,洪数尚存。朱谓此脉洪

4、,当作大论,年高而误汗,以后必有虚证见。又与前药,至次日,自言病以来不更衣十三日矣,今谷道虚做努责,进痛如痢状不堪,自欲用大黄等物。朱曰:大便非实闭,乃气因误汗而虚,不得充腹,无力可努。仍用前药,间以肉汁粥及苁蓉粥与之,翌日,浓煎椒葱汤浸下体,方大便。诊其脉仍未敛,此气血仍未复,又与前药。两日小便不通,小腹满闷,但仰卧则点滴而出。朱曰:补药未至,与前方倍加参芪,两日小便方利。又服补药半月而安。(《古今医案按》卷一)。  2医案分析此案患者是一年老体弱之人,饥饿劳累引发伤寒,自服参苏饮子,大汗出而热不退。参

5、苏饮子原为治气虚外感之方,患者服此方并无过错,可服后造成大汗,可见此人体质弱、气虚,表虚,稍服解表药就汗过。朱丹溪认为,此为内伤证,加之患者饥寒作劳,胃虚,体质异常虚弱,虽然此患者表证依然未解,但不可继续解表,不能借用解表的药物发汗,他提出“不可攻击,当大补其虚,俟胃气充实,必自汗而解”。最终治疗的重点是放在充实胃气上,期待自汗而解。整个治疗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均可体现出丹溪的临证用药,处处顾护脾胃之气的思想。  第一阶段:朱丹溪用参、芪、归、术、陈皮、甘草、加附子,这是李杲的补中益气汤去掉柴胡、升麻。患

6、者连服五日,不再“妄语”。丹溪用甘温助脾,益气扶正补虚的方法,用温药扶助脾胃之气,中气壮实,言语有秩序了。  第二阶段:诸症虽解,热尚未退,用前方去附,加芍药。去附是因为患者还有点口干,有热象,减少芍药的热性,防止过汗,加芍药是为了解决营卫未和的问题,养营阴,解未解之邪。几日后患者终于汗出,热退。丹溪的主旨还是要扶助胃气,营卫充实,期待自汗而解。  第三阶段:热虽退,但脉洪数尚存。丹溪分析,此人脉象为洪,洪应作大论,大是假象,即是虚大的脉象,是虚脉不是实脉。患者由于体质虚服用参苏饮而过汗,仍与前药。后患者

7、十多日不大便,丹溪从形、证、脉综合分析,考虑为老年人津气两虚,大便推动无力的虚秘便秘,并不是阳明胃家实证,是因为汗出太过而伤津、伤液。仍用前药,间以肉汁粥及苁蓉粥与之。朱丹溪的出发点还是用甘温之品养脾胃之气,使患者能食,以胃气为本。  第四阶段:大便通了,但患者脉搏还是虚大,气血还未恢复起来,丹溪继续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芍药。服药二日后,患者又出现小便不利,小腹满闷,仰卧位小便又点点滴滴。丹溪认为患者仍是气虚,气虚无力推动,又无力收涩小便。把前方中的人参、黄芪分量加大,二日后小便通畅。继续服补药半月

8、,老人伤寒基本痊愈。  从以上分析可见,丹溪治病用药处处突出顾护脾胃之气的思想。对于老年人丹溪认为老年人则更易脾胃受损而发病,因“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则难化,则食已而再饱,阴盛难降则气郁而成痰”[1]。故老年人更应注重顾护牌胃。,综观整个治疗过程,始终不离顾护脾胃。其治疗原则一,表证虽在,但胃气已伤,不可妄攻,当待胃气充实,自汗而解,治疗重点不在解表发汗而是扶助胃气。原则二,对便秘、小便不利不可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