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ID:21613650

大小:1.04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3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1页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2页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3页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4页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胃肠道间质瘤(GIST)胃肠道间质瘤近10年研究总结(Surgery综述)卡哈尔间质细胞AND酪氨酸激酶受体胃肠道间质瘤产生于卡哈尔间(Cajal)质细胞或共同的前体细胞,两者均表达III型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和间质瘤形成。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非上皮、间叶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腹部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理分型美国,年发病率3~7/百万人;欧洲、韩国和香港15~20/百万人最常见于胃(50%~60%)、小肠(30%~35%)、结肠和直肠(5%)、食道(<1%),以及少部分消化道外(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5

2、%)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未满20岁的患者不到1%。家族性症状如Carney三联征、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症状或胃肠道间质瘤相关的神经纤维瘤病类型,通常在20岁以内发现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诊断和影像早期表现:非特异性的,如模糊的腹部不适和腹胀最常见症状:消化道出血、腹痛、类似于溃疡的症状、肿块、肠梗阻或少数因巨大肿瘤腹腔内游离破裂的急性腹腔积血。高达25%的病人是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文献报道的平均直径在10~13cm,且大于5cm的胃肠道间质瘤更可能引起症状。肿瘤位与肿瘤病理学和预后变化相关食管和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相比,在被发现时大小通常较小且平均有丝分裂数更小。他们通常

3、也有更好的总生存率。然而,小肠间质瘤也许对伊马替尼反应更好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在腹腔内。先前的研究证明,在发现时,有50%的患者已经有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但很少侵犯区域淋巴结或腹腔外器官。切除标本的病理淋巴结受累通常被认为是种植性转移而不是真的淋巴结播散。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总复发风险约为30%。无复发生存率在R0和R1切除间无差异。中位复发时间为12~16个月。80%的复发出现在术后两年内。然而,术中肿瘤破裂或腹腔内出血显著降低了无瘤生存时间。诊断方法由于大部分转移在腹腔内,腹部CT扫描足以捕捉大部分的转移性病灶。由于在粘膜下生长,直视下上消化道内镜具有挑战

4、性且无法准确定位活检标本。造影后,如果高度怀疑是间叶细胞肿瘤且可以切除,术前活检很大程度上是不必要的。然而,在明显转移的病例或手术切除边缘,组织活检是定位特定突变和系统分子治疗的关键。在许多医疗中心,超声内镜活检比经皮CT引导活检更多。对于组织活检,也可以考虑腹腔镜检查。获得的组织可以用于免疫组化和有丝分裂计数分析。细针穿刺也可以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后续免疫组化染色可用KIT、PDGFRA、CDKN2A、PI3K和DOG1标记。PET/CT检查评估疗效PET可用于最初的评估和疾病进展趋势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对伊马替尼的反应最早可以在治疗1周后在PET扫描上看到。由于代谢反应先于解

5、剖反应。PET扫描可以先于常规三期CT腹部和盆腔扫描几个月发现系统性分子治疗的反应。例如,肝转移灶在CT扫描呈现等密度而在疾病评估时被遗漏,PET扫描则能看到。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理两个突变:KIT基因(及其相关酪氨酸激酶KIT受体的过表达)和PDGFRA基因。80-85%表现为KIT或PDGFRA突变阳性。后者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被认为传导下游多种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mTOR和MAPK/STAT3最终导致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抗凋亡。KIT和PDGFRA的突变是相互独立的,患者不会同时阳性。C-KIT突变通常发现于外显子9、11、13或17。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的是c

6、-KIT外显子11突变。SDHcomplexII更多的胃肠道间质瘤标记-DOG1DOG1、FLJ10261基因,其广泛表达于所有突变类型的胃肠道间质瘤中。在免疫细胞化学中,DOG1与钙离子门控蛋白anoctinin-1的表达有关。其在97%的胃肠道间质瘤中为阳性,与c-KIT一起在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性可达100%。DOG1突变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包括:DOG1抗体比KIT抗体更敏感,尤其是在检测胃间质瘤和PDGFRA突变的间质瘤。DOG1免疫反应未见于其他间叶细胞肿瘤,使其对胃肠道间质瘤高度特异。这些数据使得许多医疗中心将DOG1作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在广泛使用DO

7、G1作为诊断前应确定其在其他肉瘤中的免疫反应。“”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1.局限性病灶手术切除在发现c-KIT和PDGFRA突变以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胃肠道间质瘤的方式对于原发灶行R0切除的无转移病人,局部复发率为35%,复发转到肝的有44%,总体而言,5年生存率仅为54%。“”腹腔镜楔形切除对于小于5cm的胃间质瘤行腹腔镜楔形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要点总结1.肿瘤大体切缘阴性(无论R0/R1)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最有机会长期生存。2.腹腔镜切除术和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