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由河西坞壁想起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河西坞壁想起的摘要:在现代生活的光照下,历史的尘光已在人们的视觉和思想中淡出,关于河西的历史陈迹,人们只是偶然能体味那黄土夯实的故城旧廓——长城,以及与此有着类似功用的古迹——坞壁,而对河西在祁连雪峰映照下的大漠戈壁绿洲中的过去,过去的生活方式、建筑形式以及其功用,更不甚明了。更有甚者,只知现在,不知过去,也就谈不上对河西地区自然与人的契合而衍生的建设形式的理解和把握了。对此,有必要对河西古建筑遗迹——坞壁,作一简要探究,以期对河西地区地理历史的文化现象的必然性加以理解,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树立人地结合、适应环境的客观要求。
2、 关键词:坞壁西汉忘记 :N91:A:1672-3791(2011)01(c)-0226-01 坞壁是什么?坞,同邬,《说文》[1]云:“小障也。”障是什么?是比坞大的小城。在长城的一定距离上有专门的设施,叫“亭障”。亭,烽火台;台下戍卒的住处就叫“坞”。坞分内坞与外坞,中间隔开有小门,内坞为戍卒住处,外坞有上亭台(即烽火台)的土阶。坞出在河西,它是最早的坞。由于防守的需要,亭扩大了,坞也要随之扩大;坞扩大了,壁也要随之而变。壁是什么?《说文》云:“垣也”。《说文》又将“垣”解释为“墙”,那么,壁就是墙了。这解释为垣或墙的
3、壁,还可以解释为“军垒”,即军营。《史记·项羽本纪》[2]云:“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这个壁,就是军垒,也就是军营,诸将在自己的“军营”观望,不出兵。后来坞与壁就合称为“坞壁”了。在《后汉书·樊准传》[3]中有这样的话:“修理坞壁”。这里的坞壁已由原来的军事上的防御设施转为民间起到防御作用的坞壁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战乱的苦难年代,地方豪绅看到它的巨大保护作用,也效法筑起了高墙深垒而自保。这是坞壁由军用转为民用的开始。以《晋书·祖逖传》[4]中提到的坞壁——“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蓬坡坞主陈川”、“讨
4、诸屯坞未附者”及“诸坞主感戴”等记载为例,即可知当时我国北方坞壁的盛行。河西虽较安定,但也不是没有战事,而且由于客观原因,更需要坞壁,于是坞壁就以更高的形式又回到了河西。 河西为何有坞壁?河西的坞壁,是我国最早的。西汉武帝刘彻时建的河西长城烽燧守卒的住处,就叫“坞”。它是供守卒用的。到了魏晋十六国时,北方大乱,史称“五胡乱华”——许多少数民族互相争雄。十六国(包括河西五凉)之间的战事,是多民族在融合中付出了血与火代价的惨痛过程。河西也是多民族聚居区,斗争也不能幸免,光是羌族南凉国主秃发褥檀与匈奴沮渠氏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十几年内就打
5、了12次以上的仗。他们打仗不仅抢粮、抢钱,还抢人,群众危如累卵。游牧民族都是马上民族,但汉民以农为主,冷兵器时代,有个像长城那样围起来的庄子,骑兵就冲不进来了。内地提高坞壁建筑水平,不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吗?所以坞壁也在河西应运而再传,而且得到蓬勃发展。嘉峪关市魏晋墓的壁画中有坞壁,酒泉市丁家闸5号墓的壁画中更有完整的坞壁;壁画上画的就是这个时代坞壁盛行的生动记实。后来,河西各地的坞壁,更如实地反映了河西后来坞壁盛行的这段历史。其实这“乱华”的十六国中,也有汉族参与其中。这实在是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在大融合过程中,付出的血与火
6、的代价;尽管这个代价是沉重而惨烈的,但毕竟还是付出了。在这个过程中,人人是攻击者,人人也是自卫者。怎么自卫?“坞”传到关中,又得到改进后,就成了将坞加大、加高、加厚的壁垒,四周的高墙上,宽可通车,墙顶外侧,修有女墙,墙上留有射击孔。在中原经过实战检验地改进与提高,它成了防守时的堡垒,进攻时的前沿阵地。河西人也需要自我保护,于是,经过改进与提高的“坞壁”,又传回河西。河西的坞壁,就不再是河西长城烽燧上的那种坞可以比拟了。 重新传到河西的坞壁,它的最高形式是怎样的?群众最先称它为“坞壁”,后来称“坞堡”,后来叫“庄子”,再后来叫“高庄
7、子”、“老院子”,年长日久,“坞壁”原名为人淡忘,民众也就只记得“庄子”、“老院子”之类的名称了。不过,名称虽改了,但将它修筑成高墙厚垒的要求,却从未马虎过。 修庄院(指筑坞壁)时,先看好风水;再打好“庄子”:选粘性土洇湿,板筑土夯,一般周长在120m~200m(大小视财力而定),庄墙的底宽为3m左右,高为8m~10m,顶宽约2m,外侧砌女墙,高1.6m~1.8m,留有垛口(观察、射击用),内侧供人游走守望。顶墙四角建有小屋,供巡逻人员夜宿之用。这个堡垒的门叫“庄门”,像城门一样,圆洞型,而且设了厚实的三道门,第一道还用铁皮包裹,
8、钉满莲花钉。“庄院”门外,还有个院子叫“大院”,也用夯筑的办法筑1丈高的墙,叫圈墙,圈墙上开大门,也由三道门组成。此门已不易进,对方即使进了“大院”此门,也绝对进不了“庄院”的大门。这种“庄院”(即坞壁)完全适合河西当时的形势,民众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