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

ID:21611595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_第1页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_第2页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_第3页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_第4页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研究目前师生交往现状存在反差,教师满意度比学生满意度高。  高校教师对于目前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有22%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可以看出,目前师生关系交往现状存在反差,教师单方面满意度比学生单方面满意度高。  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传统师生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  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比学生更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们在潜意识中已经习惯于将自己作为教育的主体,认为大学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性作用。另外,随着大学教师科研压力、生活压力增大,受社会经济思潮影

2、响,更热衷于其他方面的投入,对于教学的投入也不足,因而对师生关系等持较低的关注度,也就容易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包括从封建时代的科举教育到如今仍然盛行的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我国师生关系中突出的是“教学关系”,强调“师尊”,那么相对而言学生就处于一个卑微和从属的地位,与西方的平等的“人际关系”形成鲜明对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把“严”理解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还是为师之道的庄严,都在无形中把教师和学生划分成了两个不平等的阶层。不平等的阶层必然会

3、出现交往障碍,教师处于高位,必然形成一种被动的交流心态。然而,这种心态也影响了学生与其主动交流。反观现今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的对话性交流已经极少了,虽然教育活动仍然通过语言为中介,但多数情况下变成了单向的宣讲和说教,其师生交往的互动性远不及先贤所进行的对话式教育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对话式交往值得汲取并发扬,但其中的师生等级观念和极度的尊师观念则值得我们反思。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全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影响了大众的交流方式变革,而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入,西方文化中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极大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师生

4、关系。  2.大学生希望与教师的关系是富有帮助性的(35.6%)、易接近性的(29.2%);大学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倾向于:亦师亦友,在情感和生活上都关爱学生(79.3%);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和提高(67.2%);互惠互利,在科研项目和人际交往中彼此收益(52.5%)。  通过分析可知:在师生关系定位方面,大学生与高校教师都存有积极期待,对于师生交往的意愿都很强烈。在这种前提下,谁先迈出师生交往第一步变得至关重要。  实际上,师生间关系的疏离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日渐发达,学生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

5、渠道学习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导致教师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含义日趋单一,年轻一代不再对教师有依赖感和神圣感,从而使得大学师生关系出现疏离。对这种关系的变迁,我们应该辩证看待,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的削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的独立性的增强,教师不应该对此感到失落,而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的学习渠道,通过知识传递以外的人性化师生交流方式来拉近师生之间疏远的关系。  3.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与教师基本没有交往,大学师生总体交流频率过低,交流深度也有待提高。  如上表所示,虽然前4个选项的选择比重之和达到了62.

6、1%,但是,仍有约三分之一(32%)的大学生选择了“我和老师基本没有交往”。从前4个选项分别的比重来看,师生交往中更多的是给予学生帮助(27.7%),而给予的理解和激励较少,这表明当前师生交往的频度和深度均有待提高。  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剧烈的甚至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极端师生冲突往往都具有个性,其引发的背后通常会有独特的诱因,不具备必然性和代表性,这也驳斥了坊间一度传闻的“师德沦丧”“师生关系恶劣”观点。相比较而言,师生间关系的疏离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4.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在愿意接近和反感的对象选择上具有相似性

7、,但均表现为被动形式,期待对方先迈开师生交往第一步。  大学生最愿意主动接近和沟通的教师是“性格和蔼可亲的”(50%),其次是“对学生比较关心的”(18.4%)和“学术水平高名气大的”(16.4%)。其中,性格和蔼可亲占到50%,这仍然体现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期待教师性格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能够主动与学生交往,关心学生,学生们也已经接受并且习惯于这种被动性,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师生交往对于教学,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另一方面,大学生比较反感的教师是“学术水平差、不专心做学问的”(35.6%)“对学生漠不关心

8、的”(23.8%)“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和自身利益的”(19.8%)。我们也可以从反面看出,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师德操守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是否愿意与其交往。  调查所示,高校教师最愿意交往的学生是“爱思考、爱提问,敢于主动质疑的学生”(85%),其次是“性格活泼,愿意主动沟通的学生”(56%),勤奋、认真,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