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

ID:21606626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_第1页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_第2页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_第3页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_第4页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1香港社会的“蜗居”1.1“蜗居”现状描述(1)人口密度。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的数据,到2014年中,香港总人口数量已达723.48万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据笔者计算,人口密度达6607人/km2,接近大陆城市人口密度(2从香港的“蜗居”现状弊端谈其短期弥补措施——以香港社会丁作为1香港社会的“蜗居”1.1“蜗居”现状描述(1)人口密度。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的数据,到2014年中,香港总人口数量已达723.48万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据笔者计算,人口密度达66

2、07人/km2,接近大陆城市人口密度(2419人/km2)的3倍,属于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几个地区之一。(2)“蜗居”居民住房条件。公屋,即香港公共屋邨。如今香港700多万居民当中,有一半人口居住于公屋,其中,最大户型为69m2,最小户型仅为8.2m2。另外,香港大多数公屋的容积率在6.0~10.0之间。高密度集约式的土地利用,一方面使香港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拥挤成灾的公屋,给香港居民带来了很差的住房体验。早年间,为节省土地,香港公屋甚至一度出现“天台小学”:学生在自家公屋屋顶天台上搭建的小学中读书。比公屋

3、居住条件更差的,则是居住在板房“笼屋”中的居民。尽管公屋租金相比于商品房来说不算高昂,但这些居民的支付能力甚至已不足以支撑他们付出公屋的租金;另外一种情况是:尚未轮候到公屋申请权的居民,经济条件差一些的也无法到商品住房租赁市场上去租到合适的房子居住,只能在轮候期间暂时屈居于板房“笼屋”。1.2“蜗居”成因(1)土地稀缺且供应量不足。在回归之前的城市规划当中,前港英政府曾将40%的土地冻结,禁止开发,用这40%的土地来建造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香港在回归前的建设中,一直以市政成本低廉、管理体制较为简单为特色。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

4、了今天。回归后,在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的情况下,为降低市政成本,香港土地开发密集,随着居民数量持续上升,住房拥挤问题也日渐突出。另外,香港土地供应的不足从20世纪末开始便埋下了种子。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次年便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外向型经济结构使得香港经济遭受了强烈冲击,房价下跌幅度一度达50%。1998年以后,香港政府得到错误经验:在经济形势存在周期的前提下,房屋供应量不宜太多。一旦周期性的不景气来临,房屋这类大体量商品便无处可逃,必然给房市带来大波动,又由于房市对总体经济的作用是支柱性的,故而对整体经济也将产生较大不良影

5、响。2013年初,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其首个施政报告中提到,2008年到2012年这五年期间,香港每年供应的私人的住宅为9800套。这仅仅与大陆二线城市的中等头盘供应数量相当,可见其土地供应量之小,捉襟见肘。(2)地产霸权的垄断。回归后,香港大财团对经济的垄断进一步加深,其中以地产财团对土地和物业的垄断为甚。大的地产财团在不断并购时,除了表面上被收购的公司/集团,更为重要、核心的收购内容在于被收购的公司/集团名下的大量土地产权和土地储备,这为财团进行垄断提供了基础,并更有利于将财团的控制蔓延至其他关乎民生的行业。地产霸

6、权的现象也使得客观上政府难以从地产商手中拿到土地产权,无法进行更多有效的土地供应。(3)高额的居住成本。香港作为货币局制度的执行者,其港币完全依靠美元储备来发行,即香港在货币利率上几乎没有空间:在香港,按揭贷款买房利率接近于零,因此对于通过贷一部分款就有能力在香港买房的阶层来说,利率政策是一项极大的优惠政策,促使了这部分人的投资需求大幅上涨,加上地产垄断对房屋定价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房价水涨船高,且上涨速度很快。然而,对于中低产阶层来说,房价却越涨越远,可望不可即了。没有购买能力的居民,只能选择申请居住公屋或购买便宜一

7、些的居屋,而公屋与居屋的拥挤程度又使得这部分居民只能暂且“蜗居”。(4)高产阶层与中低产阶层的贫富差异。一直以来,特区政府政策向工商界倾斜严重,对劳工及中低产阶层照顾较少。在工商界按资本分配的标准之下,高产阶层处于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有利地位,而中低产阶层则得到得越来越少,出现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社会逐渐形成了绝少数人掌控绝大多数利益的情况。早在21世纪初,香港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占总收入的比重就已达52.5%,而同期最低收入的10%的家庭占总收入的比重则只有0.9%。另外,从基尼系数变化的统计数据可以

8、看到,2011年香港基尼系数达0.537(见表1),已经远远超过国际社会衡量收入分配悬殊的警戒值0.4。按照香港2014年出台的贫穷线划分,当时香港总贫穷人口数超131万,贫穷率高达19.6%,大量贫困人口缺乏资金租赁和购买房屋。(5)公屋租住的“轮候”制度。据2015年8月香港大公报报道,整体公屋轮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