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ID:21602962

大小:1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1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2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3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4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下半年吉安三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2、不以长”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3.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4.学者许倬云指出:孝道的伦理,尤其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也与农户保持劳动力不缺乏的需求有彼此相证的合理性。该材料可以说明(  )  A.孝道伦理与小农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B.劳动力的缺乏是制约小农

3、经济发展的瓶颈  C.孝道伦理维持了古代中国农村的秩序  D.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增长5.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段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6.明清有学者指出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收天子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这主要反映了 A主张

4、分权,提倡法治B.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民主思想c.和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如出一辙D.统治者应减轻刑罚,实行开明统治7.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8.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7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荀子B.韩非子C.墨子 D.老子9.梭伦

5、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下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 ) A. 废除债奴制,各部落在五百人议事会里轮流执政B. 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C.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D.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10.有学者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下列能够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B.宗教改革是其精神动力C. 对货币的需求量

6、日益增加 D.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11.“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2.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

7、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13..20年前的甲午惨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及给国人心灵造成的冲击,至为惨痛。维新派是最早对这场战争进行深刻反思的中国人,他们一面感受着战争创伤的锥心痛楚,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