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92703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祝丽华:商场失意者的十大病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祝丽华:商场失意者的十大病症经商是一门深奥的大学问,大凡从商之人认清自己的长处并开发它去获得成功,人人都乐此不疲,而找出自己的短处并及时否定和改正它,可能就很少有人去认真反思。这是因为,否定自我,进行“自我革命”,是需要勇气的,这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经商是一门深奥的大学问,大凡从商之人认清自己的长处并开发它去获得成功,人人都乐此不疲,而找出自己的短处并及时否定和改正它,可能就很少有人去认真反思。这是因为,否定自我,进行“自我革命”,是需要勇气的,这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其实,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努力去克服它,能使你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继续走向成功。仔细
2、想一想我们从众多媒体上读到的各色各样的商界失败者的案例,我们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在商场不得志,除了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外,最根本的是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哲学上有个“内因决定外因”的原理,他们身上的缺点,正是导致自己失败的“基因”。这些缺点在他们身上肆虐,影响了他们迈向成功的殿堂。如果你也想从商或已经是个商人,也不妨对照解剖一下自己,至少可以在商场上少“栽跟头”。 一、信心衰弱症 独木桥那边是结满硕果的果园,自信的人大胆地走过去采摘自己喜爱的果子,而缺乏自信的人却在原地犹豫:我是否能过去—一而果实,早已被大胆行动的人采光了。 报载天津曾有一家很受欢迎的服装厂,生产的服装
3、质量好、款式新,后以推出采用新材料制作的一系列新产品,国内销路一直很旺。此时,正值改革深化之时,进军国际市场已是很多企业的目标。该厂有些领导建议拿自己的产品去参加“广交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可是厂长却缺乏足够的信心,最后否决了提议。后来,该厂在得知山东一家服装厂以质地明显劣于自己的产品成功地与一位挪威商人成交、数量达2万套时,后悔莫及。 自己都信不过自己,别人怎么可能相信你?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充满自信。强烈的信心,不仅能鼓舞自己的士气,也会感染对手,在很多时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没有机遇或没有条件尚情有可原,如果是因为缺乏自信而失掉成功的机会甚至导致失败的话,实在是不值
4、得同情。 二、信心过甚症 过于自信就是自负。史玉柱当年非要把“巨人大厦”由38层盖到70层,且在资金上以不求银行而骄傲,结果呢?栽了个大跟头。美国威特科公司总裁托马斯·贝克曾说:“你可以聘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为你工作,但是如果这个人孤芳自赏,不能与其他人沟通并激励别人,那么他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此话也可这样理解:你可以是世界是最聪明的人,但是如果你孤芳自赏,过于自负,不能与其他人沟通并激励他人,那么你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可能成功。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之X无处不在。不懂得如何去同别人交流,只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不听信好心人的劝告和批评,那你只有失败。本田汽车公司总裁曾在一次
5、晚宴上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本田公司里两位资历相近的人,一个升到高级主管而另一个却时时受到排挤呢?本田先生回答说:“个人品质问题。”他又进一步解释说:“那位成功者一定平易近人,擅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相处得很好。” 过于自负,不能表示一个人的能力如何之强,只能显示这个人有严重的缺点。如果你是一个极具个性而雄心勃勃的创业者,那么你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因为那样只会给你带来别人的反感和你自己的封闭。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多么出众,你也很难成功。个人的力量在一项大事业面前是非常渺小的,只有联合别人的才智和力量,乐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和批评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三、热情萎缩症
6、美国的《管理世界》杂志曾进行过一项调查,他们采访了两组人,第一组是高水平的人事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第二组是商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询问这两组人,什么品质最能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两组人的共同回答是“热诚”。 一个推销员,虽然只有有限的专业技术和不多的专业生产知识,但如果他能让顾客感到他的热诚,那么,比起有良好的技术、但缺乏热情的人来,他的销售额肯定要多得多。这正如大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没有热情,世界上就没有一件伟大的事能完成。”也正如科学家爱迪生所说:“没有热诚,没有一件伟大的事业会取得成功。” 热情之于事业就像火柴之于汽油。一桶再纯的油如果没有一根小小的火柴将它点燃,无论
7、再怎么也不会给你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动力。试想,一个没有热情的老板,每天无精打采,没有丝毫的朝气,那么,他的员工也会因此失去工作的兴趣。当大部分的员工都没有了工作热情时,老板再怎么努力去做工作也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司垮台。很多出色的企业家,都是凭了一股对事业的执著与热情,历经艰辛,最后才取得成功的。所以,热情,对于想做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法宝。 四、三心二意症 大概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到了“三心二意”这个成语,并且,很可能每个人都立志不做三心二意的人。但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想一想,当年“亚细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