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

ID:21591214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_第1页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_第2页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_第3页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_第4页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家访谈:创新点亮未来  各地实施的教育创新,正在解决当地的教育难题。湖北咸安利用信息化解决了了村小、教学点教育质量差,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温州民办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以多元办学为特点的“温州模式”;北京的中考新政,给学生更多出彩的机会。对此,专家给予高度关注。  汤敏:  信息化改善农村办校质量  汤敏,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教育》:您一直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问题,现今偏远地区和山区村小、教学点教学情况如何?  汤敏:村小、教学点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尽管经过了大规模的撤校并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有近12万个村小和教学点,有好几百万学生在这里

2、学习。仅湖北省就有26万多孩子在3000多个村小、教学点学习。全国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数量更大。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的数据,在甘肃省仅有一个学生的教学点还有219个。学生少于100人的村小教学点有7892个。这些学校师资配置不足、教师年龄偏大,教育质量较差;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缺乏专业教师,更是普遍现象。  《教育》:如何保障村小、教学点的教育质量?  汤敏:教育质量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村小、教学点因为条件艰苦,很难留住好教师,所以一直是中国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  2016年,湖北咸安闯出了一条路。它通过互联网的新教育手段,解决师资短缺和资源匮乏的问

3、题。湖北咸安以县城为中心,每个中心学校和城市学校,跟这些教学点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一个好学校带两三个村小、教学点,多个教学点连成片,用双轨制的方式来解决。教学点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基于数字资源的课堂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优秀教师的授课。农村的学生还能通过互联网与城市学生建立结对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教学点安装了“亲子桥”设备,让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视频通话,这不但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除此之外,咸安还把很多新教师调到村小、教学点上,让他们带去最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农村小学在教育信息

4、化的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汤敏:在农村推广教育信息化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硬件,而在于教师不会用,不爱用。针对这一问题,咸安开展了包括村小、教学点校长和乡镇教师在内的多层次信息化意识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案例探讨、现场观摩、总结反思与课例设计等多种形式,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信息化能力。  这些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2014年秋到2016年,湖北咸安25个农村教学点,除两个教学点各减少1人外,其他23个教学点人数大幅增长,从352人增长到481人,共增加129人,占原学校总人数的36%。在很多农村教学点学生人

5、数普遍减少的情况下,湖北咸安的学生却大幅回流,让人看到了村小、教学点发展的希望。  《教育》:保留这些村小、教学点有什么意义?  汤敏:我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调研中,看到很多家庭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不得不放弃农村生活,甚至把土地都撂荒,到城市里租一个房子,陪着孩子到城里读书。如果学生在教学点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就减少很多家长的巨大负担,特别是那些贫困家庭和一些中等收入家庭。  现在,咸安还进一步考虑: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投影仪、大屏幕,跟城市里的上课一样,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平板电脑,学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湖北咸安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

6、么?  汤敏:用传统方式很难解决的问题,运用教育信息化,增加少量的投入就能够解决。当然,这里有两个核心:一是领导支持;再一个就是优质的学校应该要有所担当。应该把优质学校的资源动员起来,给他们分派任务。优质学校是财政的投入、国家的投入、社会的投入,不是这个学校本身的财产。  王烽:  民办教育的“温州探索”  王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兼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民?k教育促进法》修改哪些内容?亮点是什么?  王烽: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这次修

7、订的亮点是确定了分类管理的法律框架,解决了民办教育发展的源头制度问题,并确定营利性和非营利学校的区分标准。  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就是举办者出资举办民办学校,不能从办学活动中取得收益,办学的结余必须全部用于继续办学。如学校要终止,在其清偿后如果还有剩余财产,要继续用于其他非营利性学校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从办学活动中取得收益,有利润,可在出资者之间进行分配,如学校要终止,清偿学校债务后剩余的财产可按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这次修订删除了“合理回报”的说法,之前虽然对“合理回报”有规定,但由于与其他法律不衔接、和一些优惠政策执行条件不一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