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ID:21591186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3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4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65-01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学习、合

2、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构建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的教学环境,是实现自主化、合作化和探究的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  1.创设趣味性的导课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号",把"问号"溶于情境中,让学

3、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这样设计:"请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四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分多少?"学生很快拍两下,我接着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有多少?"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只作一个拍手的手势,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们能把你心中半个月饼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此时,学习分数成了学生自身的愿望,这样顺其自然的引入新的课题。  2.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

4、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也就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认知建构。"因而,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方面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学生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中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通过家长、书本、互联网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这就要求教师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W生。比如:教学"钟表的认识",一年级学生对于钟面是有经验的,他们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过整时、几点半甚至更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数学现实"去创设情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创设情境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忽视学生的已有认知,造成认知的断裂

5、,这种超越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的情境也是不成功的。  3.创设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发现和创新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紧接着要从问题情景中提出问题,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要尽可能由学生提出。如在教学《连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动画,一年级的学生在帮助农民收西瓜,文字显示:一班收了38个西瓜,二班收了45个西瓜,三班收了43个西瓜,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

6、"一班和二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有的学生提出"二班和三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还有的学生提出"三个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教师及时点题:"求三个班一共收了多少西瓜?就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这就是学生直接从情情境中提出问题的实例。  4.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悬念情境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的下课前,教师可

7、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山西到首都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会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短短几句话,是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有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5.创设激发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