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

ID:21590747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_第1页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_第2页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_第3页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_第4页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传统认为,中国文化是儒家文化、中国文明是儒家文明。事实上,在中国很长一个阶段的统治中,往往是外示儒家而内施法家。即阳儒阴法。法家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中。《三国演义》中处处体现出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  一、儒学的美好面纱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儒学是最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统治的。儒家文化的精髓,“表现在哲学心态和思维方式上,就是重人生,务实用,看重群体关系,强调伦理道德,注重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义务,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何谓“仁”?首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论语?雍也》),“仁,人心也。”(《孟子?考子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在儒家的传统规范中,是一个维持稳定和平的准则,从个人的修身到君主的治国,无不以“仁”来作为成败的尺度。一个人只要做到了“仁”,他的德行修养就就接近内圣而外王的境界了。特别是程朱理学兴盛之后,“仁”更是衡量君子儒与小人儒的真理标准。中国儒家文化的崇仁,将国民的思想束缚在一套伦理化的固定社会模式中,不可越雷池半步。从政治上看,可以归纳为两条:第一,统治者自我修炼成为合格的统治者,第二,被统治者自我修炼成为合格的被统治者。  儒学的学说,宣扬的“三代”之治、“礼乐教化”

3、对于稳定繁荣的大一统王朝开始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它可以满足社会维系基本道义价值的需求。事实上,儒学符合了统治者证明其统治合法性的需要。于是,他们很心安理得的说“奉天承运”了,给专制统治带上了神圣的光环。  《三国演义》的儒家“仁政”思想,表现为用伦理规范、道德规范处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统治集团内部的人际关系。《三国演义》中儒学的代表人物是刘备,不仅强调刘备是“汉朝苗裔”,“帝室之胄”,而且更强调刘备始终以讨贼兴汉为己任,上安社稷,下安黎庶,突出其对天下苍生的系念。“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首先是在政治上施

4、行“仁政”,广布仁德,宽厚爱民。如刘备出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二顾”诸葛亮时刘备留书道,请诸葛亮出山,是“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在“三顾”见面时便说“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在诸葛亮拒绝时,又泣日:“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由此,可以看到对儒家思想中仁君立国之本是在于万民之忧乐的一脉相承。如在襄阳之败时,哀求刘琮开城门,“但欲救百姓”,人城时,又嘱托张飞“休惊百姓”,当张飞人城,引起城中兵战时,玄德又言“本欲求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人襄阳”(第41回)。在当阳之败时,面对百姓于战乱中的惨景,玄德大哭:“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

5、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曹军若到,必行不仁,伤害百姓”,毅然携民渡江。正因为刘备“恤军爱民”,故尔得到人民的拥戴。治理新野时,百姓歌颂他说:“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刘备身上所体现出的“恤军爱民”思想,无疑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仁政”的希望和理想,更能看出刘备政治集团在运用儒学仁政思想的体现。  再来看另一个政治集团,曹操在其诗《度关山》中描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表示要“黜陟幽明”,使“黎庶繁息”,实现“于乐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的政治局面。使世人皆象许由那样推让,不必为辨曲直而打官司,使大家“兼爱尚同,疏者为戚”。这里曹操所要努力实现的正是儒家所提倡的“礼治

6、”的理想。曹操在诗中还极力推崇“仁义礼乐”。他说:“仁义为名,礼乐为荣。”可见,他正是要恢复被破坏了的儒家统治秩序和伦理道德。  曹操在其诗《对酒》中更是描述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儒家强调“仁政”,曹操要实现“吏不呼门”即减少对百姓的压迫剥削以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儒家强调“圣主良臣”,曹操要求“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儒家以“礼”行治,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曹操要求人们“咸礼让,民无所争讼”,这正是儒家所要求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公侯伯子男”是儒家规定的封建等级秩序,曹操也希望维护这样的等级秩序,他说“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咸爱其民”同儒家孔子所讲的“爱人”和孟子所宣扬的“仁

7、政”一脉相传。儒家强调“孝”、“悌”,曹操要求“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曹操诗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中不免会有浪漫色彩,甚至他的这种政治理想近乎空想,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他表达的美妙理想却都是儒家思想精髓的表现。  在此,“阳儒”的功能比法家的功能更符合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与政治结合起来,对于儒学来说构成了难以动摇的地位,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乃至社会共同思维。儒学证明了统治的合法性,使人们在它的规范之下,在思想上将整个社会统一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