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

ID:21586616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_第1页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_第2页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_第3页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_第4页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_第5页
资源描述:

《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三册中的《仲弓》一篇,[1]由李朝遠先生整理,復經多位學者討論,在釋文、編連上已取得重要進展。不過,由于這篇竹書殘壞嚴重,其中可以與傳世文獻比照的內容有限,因而在編連、釋字和詮釋上,都還存在許多懸疑。這裏我們僅對其中三處詞句的釋讀試作探究。願因吾子而辭此句位于26號簡。我們讀爲”辭”的字寫作季桓子使仲弓爲宰。仲弓以告孔子,曰:“季氏……【1】……使雍也從于宰夫之後。雍也憧【4】愚,恐貽吾子羞。願因吾子而詞(辭)。”孔子曰:“雍,汝……【26】4號簡最後一字與26

2、號簡開頭一字,李學勤先生讀作“童愚”;李銳先生讀作“重愚”,幷引《荀子·成相》“愚以重愚”爲證。[8]“童愚”似未見于周秦漢唐古書。《雲笈七籖》卷104《太和真人傳》云:“吾所遊行,或為道士,或為儒生,或為童愚,或為長老,不可以一塗限也。”這裏“童愚”與“長老”相對,應該是指兒童,似與竹書文意不合。《荀子·成相》云:“愚以重愚,闇以重闇,成爲桀。”楊倞注云:“久而愚、闇愈甚,遂至於桀也。”這裏的“重”大概是表示行爲重復的副詞,用于前後兩個“愚”、“闇”之間,以加强語氣。在這個意義上的“重愚”會否單獨使用,恐怕是有

3、問題的。竹書此字從“童”從“心”,當即“憧”。《玉篇·心部》:憧,“愚也。”《類篇·心部》:憧,“騃昏也。”“憧愚”見于《大戴禮記·千乘》,其云:“凡民之不刑,崩本以要閑,作起不敬以欺惑憧愚。”孔廣森解釋說:“造作不畏法之事,以惑愚民。”[9]古書中亦作“愚憧”,見《史記·三王世家》。廖名春先生將“憧愚”訓作愚蠢,[10]當是。《論語·先進》云:“德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這反映出,在孔子弟子中,仲弓與閔子騫,冉伯牛同以德行著稱,政事即行政能力則不及

4、冉有、季路。竹書中,仲弓接著說“恐貽吾子羞”,後面又說“雍也不敏”,撇開自謙的成份之外,恐怕也與此有關。在這種情形下,將簡文讀作“願因吾子而辭”,即希望借助孔子、辭去季桓子的聘任,似乎更符合仲弓的心理。孔子對于仲弓此語的回應,因26號簡下殘,未能確知。學者多以爲當下接2號簡。[11]簡文寫作:“……與聞之,夫季氏河東之成家也,亦……”在這之後,孔子還有一些話。各家的處理分歧較大。無論如何,在孔子的答辭中,幷不是直接告訴仲弓如何治政,而是開導、勸勉一類意思。從這個角度看,仲弓之語也以讀爲“辭”的可能性較大。《論語·

5、雍也》記云:“季氏使閔子騫爲費宰。閔子騫曰:‘善爲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于子騫更說:“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祿。”仲弓與閔子騫同樣以德行著稱,在面臨季桓子委任時,作出類似的反應,應該是正常的。河東之成家2號簡云:“夫季氏,河東之城家也”。河東,研究者多未涉及,只有晁福林先生說是“大河以東地區”。[12]其實,先秦、秦漢人所說的“河東”,有兩個不同的地方。先秦、秦漢人習慣將黃河河道分爲三段,即西河、南河、東河。如《禮記·王制》云:“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

6、。……自東河至于東海,千里而遙。自東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遙。”這三段河道所指,孫詒讓概括說:“禹治河故道,自積石西來,至今鄂爾多斯左翼後旗唐東受降城,折而南流,入《職方》雍、冀二州境,《禹貢》、《王制》所謂南河也。過大伾山南,至今河南衛輝府浚縣,漢黎陽縣宿胥口,又折而東北流,合漳水,至今直隸永平府樂亭縣碣石入海,《王制》所謂東河也。”[13]古人所說的“河東”,在較多場合是指西河之東。如《左傳》僖公十六年:“于是秦始征晋河東,置官司焉。”《孟子·梁惠王上》:“河內凶,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

7、于河內。河東凶亦然。”《史記·貨殖列傳》云:“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先秦、秦漢人所說的另一處河東,是指東河之東。《周禮·夏官·職方氏》述九州云:“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其川河、泲,其浸廬、維……”。《爾雅·釋山》云:“河東岱”,邢昺疏云:“云‘河東岱’、注‘岱宗,泰山’者,在東河之東,一名岱宗,一名泰山。”竹書在說魯國季氏,所云“河東”當指後者,而不是前者。關于“東河”行經,孫氏之說需要訂正。據譚其驤先生研究,公元前4世紀以前,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

8、堤防,河道不穩定。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走今雄縣、霸縣一綫,至今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市東入海。這三條河道或迭爲主次,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