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

ID:21582572

大小:7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3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_第1页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_第2页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_第3页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_第4页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1学生写作现状  在与学生的询问交流中,目前学生普遍认为写作中最大的难度就是审题难,审题不准,文不对题。从平时的教学观察中,也发现:因为学生不良的写作习惯,作文课上、考场上,他们往往一见作文题便匆忙下笔。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很难符合题目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段,才发现跑题了,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俗话说,“意在笔先”,如果在审题立意这第一步上就出现偏差,势必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如何审好题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本文从明确材料类型,专题训练,找准材料“抓手”着手,探究高三作文复习教学中正确审题立意的策略,力求找准问文章的第一块敲门砖,从而避免学生考场作文无畏的失分。  2正确审题立意的策略  2.1明确材料类型,做到心中有底  联系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考评,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作文试题: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类作文中,学生对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普遍感到困惑,原因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大,立意不准,偏离主题,文不对题。由于审题不准,自然写出来的文章就立意不高,浅薄无味,苍白无力。为

3、了降低审题难度,我特别设置了以下几则材料,请学生阅读思考,并进行判断。  过程如下:  2.1.1多媒体展示四则材料  材料一:乌鸦羡慕老鹰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叫着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材料二: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试验中碰落了一个烧

4、瓶,结果发现烧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装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破碎。由此,他发明了不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挡风玻璃等。可见,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  材料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

5、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材料四: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1.2学生仔细阅读,思考归纳出材料的特点  10分钟后,老师说:“刚才仔细观察每一位,发现大家都紧蹙着眉头努力地思考,有同学还动笔写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考虑,接下去请同学来概括一下。”  学生一:老师我只能概括出第一则和第四则,第一则材料属于寓言,寓言往往以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一个深

6、刻的道理,我读了以后,能明白,但难以用精确的语言表达。第四则是卞芝琳的《断章》,这是诗歌性材料。  师:说得很棒,第一则确实是寓言性材料,第四则是一首精粹的现代小诗,我们把它归纳为文学性材料。因为这样的形式还可以是古代的诗词、散文片断等。  学生二:二三两则材料十分相似,都包含了一个事件,只是第二则材料最后有点评,第三则材料强调了故事的结果。但我没法概括出材料类型。  师:你的判断是正确的,经过审题,你已经说出了两则材料最明显的区别。正是因为这点区别,两则材料分属于不同的类型,第二则因为最后有评论性的语言,我们把事件性

7、材料后还出现议论、抒情文字进行评价的材料叫做评述性材料,第三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的叙述叫事件性材料。  2.1.3板书总结归纳不同的材料类型  材料一:寓言性材料;  材料二:评述性材料;  材料三:事件性材料;  材料四:文学性材料。  从历年的作文看,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一般为此四类,有效掌握这四种类型作文材料的审题技巧,就为找准材料的“抓手”做好了铺垫,就能拨开物瘴见真相,揭开面纱见真情。使学生能够去挖掘材料内在的深厚意义,为问文章铺出正确的路。  2.2找准“抓手”,扣开作文之门  不同材料的“抓手”寻找方向是不同

8、的,就课堂展示的材料四则为例,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  2.2.1寻找寓言性材料的“抓手”  学生再次仔细阅读第一则材料,进行3分钟的讨论思考,然后阐述己见。  学生一:这则材料的“抓手”应该是牧羊人说的“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抓住了这句就抓住了寓意,它旨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盲目模仿别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难免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