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7073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有关固定资产核算中几个疑难新题目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固定资产核算中几个疑难新题目的探索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进账价值做了诸多变动,以使利润确定的基础更加可靠。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又在固定资产的定义、折旧的范围和计提基础以及后续支出、表露等方面做了一些变动。笔者现将准则和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变化以及核算中未明确规定的一些疑难新题目作一探索,以期对实务工有所裨益。 一、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新题目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
2、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往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进,作为进账价值”,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价值更为真实。而固定资产准则不再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简单地划分为固定资产改扩建、固定资产的改良、固定资产大修理、固定资产中小修理,而是注重后续支出的经济实质。假如这些后续支出增强了固定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进步了固定资产的性能,即:使可能流进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该后续支出计进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假如这些后续支出不能进步相关固定资产原先预计的创利能力,依据资产的确认条件,就不能将其予以资本化,而应当在发生时将其确以为用度。准则的这一变化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核算原则在
3、会计上的又一次运用,但固定资产准则并未就资本化部分如何进账做出规定。据笔者了解,有关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在实务中至少会碰到以下两个困难: 1、资本化支出的进账新题目 按照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有关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企业应该反映固定资产实际可用的价值,以体现资产真实性的特征,而不能用固定资产的原价加改扩建的支出,减往改扩建过程中的变价收进。因此,笔者以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资本化的支出部分作为相关固定资产的进账价值较为公道。其具体核算举例说明如下: 例1:2002年1月
4、1日,甲企业(一般纳税人)决定将其拥有的一台设备(该设备原价为100000元,已计提累计折旧为40000元,账面价值为60000元)在2002年1月1日至2月28日进行改扩建,在改扩建期间该企业共发生支出200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经过改扩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进步了生产能力,并使其使用年限延长了2年。为简化核算过程,假设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本例中,由于对该设备的改扩建支出,符合了资本化条件,因此,该项后续支出应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实务中甲企业的账务处理一般有以下两种做法。 做法一:(1)2002年1月1日固定资产转进在建工程的会
5、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60000 累计折旧 4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2002年1月1日至2月28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3)2002年2月28日,设备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80000 贷:在建工程 80000 做法二:把做法(一)中的:“在建工程”科目换成“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其终极转进“固定资产”的进账价值还是80000元。笔者
6、以为,做法(一)较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进清理过程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用度或清理收进等,而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所发生的资本性支出,由于原固定资产的实体并未离开企业,只是其价值发生变化,因此该部分支出不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来增加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准则施行前固定资产大修理中待摊、预提用度的会计处理新题目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若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应在发生时直接计进当期损益,不再通过预提或者待摊的方式进行核算。固定资产大修理等维护性支出,通常就属于这种情况。但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对已预提或尚
7、未摊销的大修理支出在执行新准则时该如何衔接呢?财政部于2001年2月26日印发了《贯彻实施%26lt;企业会计制度%26gt;有关政策衔接新题目的规定》,该规定中提出两种情形导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这两种情形是:(1)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减值预备的会计处理;(2)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易。2001年11月29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执行%26lt;企业会计制度%26gt;有关新题目的规定》,要求外商投资企业从2002年1月1日起应执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