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ID:2155590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_第1页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_第2页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_第3页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_第4页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敦颐论“诚者圣人之本”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创者。他以儒学为本位,揉合道、佛思想,开辟宋代理学的形而上学。他以《易传》、《中庸》建构其思想体系——道德的形而上学;并根据先秦儒学的仁与诚等概念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源和动力建构其宇宙论、本体论与工夫论。关键词:周敦颐诚圣人之本北宋初期,胡瑗、孙复、石介等人倡导儒学,着重解释经典的义理,并且旗帜鲜明地批评佛、老,为理学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然而,他们皆未能自成体系,因此,在严格意义上,还未能成为理学家。至周濂溪建立其思想体系,始出现理学之雏型。周敦颐(

2、字茂叔,1017-1073),晚年定居庐山,把山麓的小溪命名曰濂,且筑濂溪书堂于其上,后世习称他为“濂溪先生”。濂溪的著述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爱莲说》、《拙赋》和诗文等。其中以《太极图说》和《通书》对理学的影响最大。《太极图说》体大思精,建构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本体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根源于“无极”,由“无极”而“太极”,创化出生生不息的天地万物。《通书》,主要阐述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内容多取自《周易》与《中庸》,说明人人本有的本性——“诚”,诚是存在的根据,亦是存在者完成

3、其生命的动力。用中国哲学的名词,诚是本体,又是工夫。濂溪一生长时间担任州县小吏,性格不重名利而雅好山林,喜吟风弄月而归,只慕“孔颜之乐”。他在《通书.颜子第二十三篇》写道:颜子“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濂溪指出颜子在欲望与道德之间的抉择中,选取过一种简朴的生活,显出其宽泰的心境。濂溪对

4、颜子的赞叹,正反映其个人的理想。在宋明理学史上,濂溪被喻为北宋儒学的重要人物。二程年青时曾问学于濂溪,濂溪教以体验“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1],此事对二程启发甚大,特别是程颢,他终身不忘体验孔颜之乐,亦常教学生“寻孔颜之乐”。濂溪论诚,乃从宇宙论和本体论两方面双向发展,他不仅论述宇宙的本源与终极问题,亦阐明生命的本源与终极问题,然后论述宇宙与人生如何融合。所谓天道、人道的问题,宋明儒者称为“天道性命相贯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是汉唐以降所未有的,可谓由濂溪首创。濂溪的重要著作《太极图说》与《通书》

5、,均是这方面的著作。《通书.诚上第一》以“诚者,圣人之本”[2]为首,说明濂溪十分重视诚。圣人是儒家最理想的人格典范,濂溪认为成为圣人的首要条件是“诚”。朱子注谓“诚者,真实而无妄之谓。”[3]儒学认为为人应由内心的真心实意为本,“不诚无物”,只有“立诚才有可居处”,因此是实践圣人之道的充分条件。濂溪接着谓“‘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4]“大哉干元,万物资始”出自《周易.彖辞》,原文是“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朱子解“干者,纯阳之卦,其义为健,乃天德之别名也。元,始也,资,取也。”[5

6、]“大哉”是形容词,形容天道的伟大;“干元”即天的元始之德。形容天道创生万物与及资养万物的伟大之处。濂溪以“诚之源”来代替“乃统天”以说明天道的创生性,可说是对《周易》的进一步发挥,说出《周易》未言及之处。濂溪接着又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6]“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亦是出自《周易.彖辞》,“干道”又名“天道”,天道的变化,四时运行,循环不息,万物亦生生不息。濂溪为“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作注脚,进一步说明天道如何变化,如何正性命。“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7

7、]天道由阴阳而变化,“继”是持续不断,“善”是形容天道能保持不断的变化,最后达到证成万物生生不息,这样才能成性。由此看来,干有三层意义:一是元,负责创造万物;二是变化,其变化包含健,是运行不息,又涵有流行义;三是各正性命,让万物得以畅顺其性。所以,干包涵创造性、实践性、目的性三种义蕴。此中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个东西名为诚,即《中庸》“诚者天之道”之“诚”。天道创生万物乃至资养万物,但并没有主宰万物,而是让万物在生长过程中给与其自身的空间,以便万物在其中变化生长,畅顺其性,终而至于各正性命。关于“各

8、正性命”的意义,“各正性命”暗示万物的生长背后有其目的性,这目的性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目标,而是一种含有目的性的有机的变化过程。这变化过程同时是表现为道的创生性——“随时变易以从道”。换言之,天道以道为创生,以道为滋长,亦以万物之合于道来体现道的大化流行的过程。在这意义下,濂溪指出在道的流行过程,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是以道为目的,所以是有机的过程,濂溪以“诚”来显示这有机过程的确立。另一方面,濂溪所指的“诚”的意义,恰恰与《中庸》“诚始诚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