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ID:2153373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探究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急性发作患者86例,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35%,常规组为83.72%,常规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

2、,相关治疗后对照组PaCO2、PaO2指标改善效果较治疗组较差(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者治疗时,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血气恢复。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急性;尿激酶;疗效;低分子肝素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心肺血管急重症,同时此病临床病症缺乏特异性,易出现漏诊、误诊,此病发病机制是由于内源性、外源性栓子致使肺动脉阻塞,导致肺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1]。有相关数据显示此病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且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上升,

3、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其临床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心梗,患者急性肺动脉阻塞后会造成机体右心室负荷增加,从而使右心室出现衰竭。临床治疗重点在于及时有效的溶栓,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本次我院临床观察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急性发作患者86例,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所有患者经超声、核素肺灌注检查符合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标准[2],未发现

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血液病以及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治疗用药无相关禁忌症、过敏反应,无精神疾病可积极配合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性16例,发病时间4~38h,平均时间(16.7±4.8)h,平均年龄(51.2±4.1)岁;治疗组男26例,女性17例,发病时间6~39h,平均时间(16.9±5.1)h,平均年龄(51.6±4.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用药硝酸甘油,吸氧、静脉注射解痉平喘药氨茶碱,利尿剂呋塞

5、米以及强心剂西地兰,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气等生命体征严格监测。①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使用止咳、改善心功能、抗休克等药物治疗;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尿激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3486;产品规格:100万U;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30min内滴注完,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91;商品名称:赛博利;英文名: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CalciumInjec

6、tion;产品规格:0.5ml∶5000AxaIU),2次/d皮下脂肪组织内进行注射,剂量为0.3ml,本次治疗时间为7d。  1.3疗效评价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根据相关文献自制急性肺动脉栓塞恢复评测表,结果分别为治愈显效、恢复良好、有所改善、无进展。治愈显效:治疗后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心率、血气分析恢复正常,经检查肺缺损段几乎消失;恢复良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心率、血气分析明显好转,肺缺损段数减少65%以上;有所改善:患者呼吸困难

7、、胸痛症状部分缓解,心率、血气分析有好转;无进展:患者病情无改善或病情加重[3]。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气情况比较入院时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相关治疗后对照组PaCO2、PaO2指标改善效果较治疗组较差(P<0.05),见表1。  2.2用药后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评估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35%

8、,常规组为83.72%,常规组较治疗组疗效差(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休克等,此病致病因素较多手术、妊娠、心肺疾病、恶性肿瘤等为常见诱因,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此病致死、致残率较高。此病治疗重点在于消除血栓,因此临床多会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促进血流通畅、降低肺动脉压,增加肺灌注、改善心功能,预防心源性休克,防治栓塞复发、增加肺毛细血管容积,有学者提出在进行溶栓治疗时使用抗凝药物,能避免血栓向周围延伸、控制静脉血栓发展。  本次我院研究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