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

ID:21524010

大小:4.4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0-22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_第1页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_第2页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_第3页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_第4页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生礼仪第1讲中国传统礼仪(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礼”走遍天下—医学生礼仪选修课内容安排礼仪概述中国传统礼仪现代实用礼仪(个人礼仪)现代实用礼仪(社交礼仪)医学生礼仪西方礼仪一、礼仪概述(一)礼仪的概念是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言语谈吐及相应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规范方式,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礼”:本意是敬神,引申为敬意的通称。主要表示敬意的态度“仪”:是礼的动作或方式,是外在形式礼和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礼”指内在的,是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尊重、敬意的态度“仪”指外在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动作、形式等表现出来的“礼”礼是仪的本质,仪是礼的现象礼貌: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动作、语言、表情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恭敬

2、的行为规范礼节:指在交际场合人们相互问候、致意,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有礼貌,注意礼节,懂礼仪仪式:在一定场合举行的、有专门程序规范的活动。如开幕仪式、颁奖仪式仪容:是指人的容貌、形体及个人卫生。重点指容貌及服饰覆盖以外的外露部分,包括头、面、颈、手臂、腿脚等处仪表:即人的外表。主要指服装和饰物仪态:指人在行为中的表情、姿势、动作等,即“体态语言”礼仪的类型:从内容上看——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从个人角度看: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角度看

3、: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相互沟通的技巧“一口痰”事件某制药厂濒临倒闭,政府牵手为他们引进德国投资,就在鉴约之前,德国总裁到该厂视察,该厂长陪同参观车间,就在其间,这位厂长不经意间吐一口痰,德国总裁看到后,当时就结束了视察,并告知政府领导决定不再签约,他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制药厂,是关系人命的怎能随地吐痰呐。这家工厂本来可以借助外商投资起死回生并且兴旺发展,由于该厂长在社交场合一个不经意的失礼和失误,导致了工厂的之后破产。“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4、管仲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二、中国传统礼仪文明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一)起源与发展源于氏族公社举行的祭祀活动:祭鬼神祭祖先“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礼节礼仪(表达感情)(节制行为规范)1.萌芽期进入奴隶制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入和复杂。奴隶主修订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和制度,提出了礼仪的概念,确定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夏、商、周礼仪思想基础建立在鬼神、天命的迷信上。

5、2.礼制始于殷而成与周(形成期)周人把“礼”与“德”结合起来,形成了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人际交往准则“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周礼》为六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之执掌,是治国安邦之典。周公制礼作乐制礼: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作乐:配合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舞乐。华夏文明,礼乐文明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的文化:华夏文明。华者,汉服,中国华夏,故称中华3.发展变革期(春秋战国)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97年)编订《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

6、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分为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礼“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克己复礼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人的情感应该与天道(大自然)一样,处在阴阳和谐的“至中”境界。但是人性不能自发企及于至中之地,因此需要礼(各种仪式节文)来引导人性,使之合于天道,这是儒家礼治主义的根本要旨之所在。“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孔子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的教育,他要求学生衣冠整齐,走有走的样子,坐有坐的姿势,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

7、,七十有二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孟子(战国儒家代表)提出“王道”、“仁政”,主张“以德服人”、“舍生取义”,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尺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4.强化期(秦汉)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董仲舒(西汉思想家)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天人感应”之说。“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