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

ID:21505695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1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2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3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4页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探讨计芙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201700)【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给予正当防护对保护护士的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护士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牛.,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关键词】急诊护士职业危害防范【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057-02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由于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U老龄

2、化的加剧,急诊特别是危重急诊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普遍导致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急诊室过度拥拚[1-4]o急诊科是医院中危急重患者最集中、患者最多的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快,不确定因素多,护丄•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对护士健康有直接影响,因此,对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正当防护对保护护士的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1职业危险因素分析1.1生物因素:急诊科护士每天接诊未完全明确诊断或处于某些传染病潜伏期的患者,而许多处置和抢救须在患者尚未明确诊断前进行。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过程中难免接触其血液、呕吐物、分泌物、

3、体液及多种微生物,患者的各类排泄物污染诊区环境和空气,因此急诊科护士容易感染上疾病。1.2物理因素:①锐器伤:急诊抢救工作中,过度紧张和紧迫感加之某些特殊患者(祌志不清、躁动、狂躁患者)的躁动不安,容易发生针刺伤,急诊护士针刺伤受伤率为90.3%[7]。刺伤后往往来不及顾及和妥善处理自己的伤情,仍然紧张的抢救患者,不但身体受到损伤,还可因细菌病毒污染的针头传染上疾病。②负重伤:在抢救患者过程中经常搬运和护送患者,容易发生肌肉的拉伤、扭伤以及身体的磕碰伤等。1.3化学毒物的伤害:医院内各种对人身体具奋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随处可见。急诊科经常

4、用含氯制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这些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眼晴、神经系统都有损害,长期吸收可致中毒。急诊科护士经常近距离接触农药中毒患者,反复为患者催吐、洗胃、擦身等,挥发性农药容易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吸收,而使身体受到伤害。1.4暴力攻击:急诊科患者因发病突然,意外伤害多,奋病情突然变化、甚至死亡的情况,家属一时不明事理而情绪激动,对护士出现过激行为。奋吋患者或家属求救心切,为了一点点小事,辱骂和指责护士,冇的竟然大打出手。也经常有打架斗殴人员、醉洒、吸毒人员以及精神病患者等对护士进行辱骂、威胁、甚至打、砸、摔等行为

5、,直接威胁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1.5辐射损害:急诊科护士经常护送息者拍片、做CT等检査,有吋更要进行床边拍片,会不可避免地受到x线等辐射,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白细胞减少、造血功能低下、胎儿畸形、诱发肿瘤等。急诊科高科技医疗仪器运用广泛,如自我保护措施不当,电离辐射蓄积可致癌变。在进行电击除颤、使用电插线板、固定插座吋,可能出现漏电、短路现象,有潜在的触电及电灼伤的可能,噪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6心理因素:⑴工作强度人致使心理负扪重;(2)经常受到濒死状态和死亡现象的刺激,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3)急救工作环境差,患者

6、的呻吟声,仪器设备的报警声,各种难闻气味等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机体应激反应;(4)急救工作的不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使护士吋刻处于备战状态,易造成身心倦怠,导致精神压力;[5】(5)担心差错事故。病人病情来势凶猛、复杂,它要求急诊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娴熟的急救技术和应变能力。急诊护士因枳心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扪心差错事故发生,这种风险性工作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6)倒班。频繁而无休止地倒班,尤其是夜班搅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人体生物钟的紊乱[6],加之女性特有的周期性生理变化等,使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应激”

7、状态呈超负荷运转,易导致心理性疲劳。1.7社会因素: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和新闻媒体的报道,医疗纠纷逐渐增多,社会歧视和待遇低给护士带来压力。1.8管理因素:由于护士人员缺编,使得护士每日大量繁忙的工作,造成职、Ik疲惫。2防范措施2.1生物因素的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急诊科患者奋多种传播方式的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血液传播等。护士首先掌握消毒隔离技术,既防止疾病在患者中互相传播,又要做好自我防护。平吋工作都要戴帽子,U罩,必要吋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护眼罩等。平时注意加强各种疫茁的注射。2.2物理因素的防护:(1)锐器伤的

8、防护:规范各种操作改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同吋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增强防护知识,特别要预防针刺伤,如果一旦发生针刺伤,也不要恐慌,要立即将血液挤出,用清水冲洗伤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