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94429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探析 摘要:针对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存在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中缺乏“吸睛指数”、正效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形式搭载内容的吸引力,加强“微阵地”建设和“微领袖”的培养,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微载体”;运行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206.2 文献标识码:A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7.01.12 所谓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2、“微载体”是指一种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承接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并兼具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特征的,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贴吧、人人网以及各种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视频等微媒介传播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这种即时性、互动性和渗透性的传播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载体为基本渠道,以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中心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网络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正在逐步让位于自媒体时代的“微载体
3、”。然而,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素养较低的背景下,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为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发展对策提出了挑战。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定义及特点 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了解和认识,首先必须对这种“微载体”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自媒体时代进行了解。综合学界对自媒体时代的阐述和研究以及当前大众网民对互联网使用的习惯,笔者认为,所谓自媒体时代就是指以网络客户端账户个人传播为主体,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客户端、移动终端以及推送信息端,向
4、不特定的社会大众或者特定的个人、群体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介时代。在这种媒介时代中,人人都是新闻源头,事事可成新闻焦点。这种自媒体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它突破了传统的仅限于接受和浏览式的网络限制,转向以个人表达为主、多方互动的“互动场”的发展方向。 为顺应和适应自媒体时代草根式、无阻碍式、多元化、碎片化的沟通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应运而生。 1.“微载体”的载体内容生动形象且具有碎片化 “微载体”的主要平台包括各种社交网站及客户端,而这些社交网站与客户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内容广而杂,既有专业知识
5、,也包括大众娱乐,还涉及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此外,发布内容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包括文字、图文、图片、视频、链接等多种形式,因而这种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如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等形式相比,形式更加多样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微载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对每一个教育模块或内容进行系统分析,而是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了,而内容的碎片化又必然导致学习和浏览时间的碎片化。 2.“微载体”及时高效、传播速度快 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信息的发布、收集、反馈等环节有着
6、传统载体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和时效性。特别是每个客户端的账户每天都可以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和见闻以简短的讯息分享,这种分享的裂变效应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和时效性,当然,这种动态性和时效性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分析和处理信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微载体”参与度高且形成“互动场” “微载体“极大地解放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每个人都是新闻的发布者,又是新闻的接收者,因此,这种载体形式在信息?鞑サ摹叭トㄍ?化”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这种“去权威化”的信息传播必然导致高参与度的出现,进而为“互动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自媒
7、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西安市五所高校分别进行思想政治课抽样观察及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随机抽样访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发挥其领军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1.“微载体”的内容和形式设计缺乏“吸睛指数” 当前,高校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低,原因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搭载的内容枯燥乏味、新兴词汇和网络语言使用频率很低,且搭载内容的形式虽然多样但却不能紧跟时代特点,不能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敏感话题进行匹配、构建和设计。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
8、教育工作者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训练,其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微载体”的运用上表现出情感上不愿用、行动中不敢用抑或是运用过程中不擅用的抵触和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