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89816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谈职业学校“差生”的教育与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职业学校“差生”的教育与转化摘要:职业学校“差生”多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转化“差生”是职业学校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职业学校“差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差生”转化的主要方法,对职业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业学校“差生”成因转化方法 “差生”是指学习成绩不好或思想品德不良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根据“差生”的含义,“差生”通常可分为学习“差生”、思想品德“差生”和“双差生”。 受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当多的家长鄙视职业教育,认为只有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洗礼才会受人尊重,瞧不起普通劳动者。许多家长与学生宁愿花大价
2、钱挤在普通高中拥挤狭窄的教室里,也不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导致职业学校所招学生质量明显下降,选择读职校的学生大多是家庭困难的,或者是初中成绩差、品德差的“双差生”。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上职业学校没前途,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在这些社会偏见和陈旧观念的影响下,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压力大,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这种心态也易形成“双差生”。 “差生”人数虽少,但破坏性强,影响面大,教育好“差生”,不仅关系到“差生”本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班集体建设的成效。要教育好“双差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场攻坚战。所以,从整
3、体上看,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差生”转化工作上。 一、“差生”的特点及成因 从“差生”的思想行为和内部心理矛盾看,“差生”也有其特性,主要表现为:(1)要求尊重而得不到尊重;(2)好胜而不能取胜;(3)要求上进而又意志薄弱;(4)思想行为带有明显的情绪性;(5)心理逆反,甚至对老师和学生干部有对立情绪;(6)知识贫乏,看问题简单,是非观念比较模糊;(7)一般与不良性非正式小群体有或多或少的瓜葛。 “差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以下三种内外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其自身成因看,主要有:(1)先天遗传中的智力缺陷;(2)缺少内驱力;(3
4、)意志薄弱、适应能力差;(4)连续受挫;(5)青青期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心理不平衡。 从家庭原因看,主要有:(1)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不利。包括:家庭学习环境恶劣、家风不正、家庭结构不健全三方面。(2)家庭教育不当。主要有两种情况:家长忽视、放弃或无力教育;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错误。 从社会原因看,主要有:(1)不良文化的影响。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近年来如武打、凶杀等方面书籍以各种方式在社会上传播,这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职生来说,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2)犯罪分子教唆,坏人勾引,“差生”之间的互相影响。 一些教育工把出现“差生”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学生本身、学生家
5、庭、社会,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学校教育教学的失当也是造成“差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思想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对“差生”问题的认识和转化;有的教师不按教育规律办事,违背教育原则,教授内容过难过多过深,脱离学生的素质基础和社会实际需求;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方法成人化、单一化,形式单调,甚至造成师生对立;有的教师言行不一,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态度冷淡;有的教师错误地讨好学生,不敢严格要求;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不能一视同仁,这些都是形成“差生”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生“差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内因又有
6、外因。但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学生成为“差生”,并不是由某一原因造成的,它总是内外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摸清“差生”形成的原因,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认知成才规律及教育规律,针对“差生”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二、转化“差生”的方法 (一)爱护、理解“差生”。 爱护“差生”是帮助“差生”转化的感情基础。“差生”最缺乏爱,最难得到信任,爱护“差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职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双向流动的反馈过程,彼此情感交流的强度、性质、方向制约着师生关系,同时也制约着教师对“差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对
7、“差生”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师生关系特别是以师生情感为基础的。只有当“差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爱戴之情时,教育才会变为现实的力量,而“差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则来自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热爱。在教育实践中,要把这种信任与爱坚持到底,这需要极大的韧性。“差生”们往往把老师苦口婆心的启发与劝告看成是“拉拢”,“为了弄个转变典型”,“为了当先进”,有时还会与老师顶牛,由于种种原因,还经常出现反复。教师应当尊重“差生”。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对“差生”来说,尤其如此。 (二)深入了解,严格要求。 要转化“差生”,必须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
8、不仅要了解其所犯错误的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