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79955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究 摘要高校作为学生资助体系的执行者,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接近30%,由于社会转型期、家庭环境、个人自身等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心理异常。高职院校可通过建构立体化的资助模式、建立走访困难学生家庭机制、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与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整与情绪管理等对策开展心理援助,有效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及生活费用的增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逐渐攀升
2、。2009年地方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033.43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471.7万人,占学生数的23.2%;在未来若干年内,高校在校困难学生数还会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样的增长趋势是刚性的。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是农村落后地区,城市的中低层收入人群,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接近30%。有资料显示,近30%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障碍。近几年,在高校出现的一些恶性事件中,近80%与当事人心理健康有关。高职院校在对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援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有资料统计:高职院一般家庭经济困难
3、学生中心理异常者接近18%。比其他学生高出5个百分点,占到全部在校生心理异常人数的26%左右。根据教育部对全国70多所高校近200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专?调查及笔者学校团委每年对4000名高职学生的心理测试,当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自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担心同学知道家庭情况而自卑,宁愿借钱也不愿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是资助。辅导员、课任教师及同学们反映一些贫困生待人接物及学习生活中表现不够自信。 (2)孤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数都有着极为强烈的自尊心,不愿接受周围的怜悯与额外的关注,对身边的家境较好的学生有敌对、排斥的心理。不太乐意参加系部及学院组织
4、的集体活动,不太愿意主动和别人坦露心扉。 (3)焦虑。由于当前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职业类院校低人一等,就业前景茫然,对未来的职场有莫名的焦虑。有的同学认为上大学增添了家庭的负担,有的同学在得到资助后,过强的自尊心又给他们带来了更重的心理压力。 (4)逃避。当前社会竞争无处不在,高职院校学生承受的压力更大。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往往选择一种消极的态度。逃避现实生活,迷恋电脑游戏,迷恋网络聊天。没有心思学习,不去上课,甚至荒废学业。 2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些困难的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在原
5、因,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既有利于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2.1社会转型期的原因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的确有这样一部分人,或者存在这样的一些现象:崇拜奢靡的物质生活,把拥有财富当作成功或是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学生及其家庭因为经济困难,可能没有话语权等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 2.2家庭环境的原因 部分困难家庭的父母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有限,又不具备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常抱怨生活或仇视社会。有的家庭由于经济拮据难以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也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性格及兴趣的正确培养,所以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法适
6、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认识到了“只注重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但又无力改变,对大学生活充满恐惧。 2.3个人自身的原因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大学这个微型社会后,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一方面突然又面临各种选择和诱惑,对生活的艰辛缺乏积极认知,或是抱怨自己的出身、父母的贫穷,或是强调社会因素,怨天尤人,更有甚者,发展到怨恨他人,怨恨社会等。 3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帮扶的对策 3.1建构立体化的资助模式 目前我国的资助体系保障了每位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保证了教育的公平。如2012年我国资助普通高校学生3842.7万人次,资助金额547.84亿元,比2011年增加
7、33.16亿元,增长6.44%。但这样的自上而下的资助,没有激发学生家庭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应改变以往的资助模式,将单一的经济资助改为立体化的资助。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物质经济上的资助、学习生活上的帮扶、心理健康的关注与辅导的“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它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一方面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帮扶,另一方面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引导,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