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7871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效课堂;实现三维目标教学 :G633.7:A:1002-7661(2011)10-103-01 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知识和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我在教学前首先了解教学
2、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达到课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不能摆花架子,为“热闹”而每堂课都“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提升。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我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应重视观察和实验,把抽象的问题直
3、观化。教学中多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机械学习。从学生学物理开始,我就应该一直坚持不懈地把学习方法作为重点暗含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要有意识地把物理学科学习特点鲜明地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适应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并能够从中探索出学习物理的方法。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用好老师的主导作用。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追求的是一堂课讲得越细越好,知识面越全越好,教师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定
4、式,故常有讲一题会一题,没讲过就不会做的学习困惑。教师则感到课时不够用,于是“借课”、“抢课”来完成其所谓的教学任务。这显然是一种恶性循环。要解决学生思维定式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从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向大力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上课时学生能自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讲会的老师不讲。我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讲解疑难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提高了能力。其次在教学设计中狠下功夫,要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
5、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层次性、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X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例如,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探究滑动摩擦
6、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等规律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采用合理的方法,测量数据,比较研究,得出实验的结果,总结物理规律。且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理解得更为深刻,解题中便能灵活变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就达到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 我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始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
7、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们在表现出对科学前辈的崇敬之情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如果我们平时也能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虽然不一定能有像科学前辈们那样的成绩,但至少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摩擦起电”教学中,使用“摩擦后带电的气球使易拉罐滚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学生感到有趣,发出疑问的同时,也察觉到物理现象并不一定存在于“高精仪器”之中,体验到物理现象的普遍性,拉近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
8、课堂气氛,同时能起到“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的教育目的。如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制作潜水艇,制作电动机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搜集的课外资料并结合现状,抓住时机进行渗透。教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