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6468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问题驱动法在定积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驱动法在定积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学的组织应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更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设置驱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利用已知解决未知”的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解决这些驱动问题时,形成对新知识的初步认识。该文介绍了如何将“问题驱动法”应用到定积分概念的教学中。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学习型社会认识规律驱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6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的战略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说过:教学改革的主体虽然是教师,但所针对的对象则是广大的学生,因此,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一定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考虑怎样组织教与学才能更切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学组织应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尤其是数学这样一门抽象的学科应该如何实施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组织适当的驱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利用已知解决未知”的问题驱动法。 1依据数学知识形成规律,得到“问题
3、驱动法” 我们先认识一下一套数学理论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一个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数学家将之抽象为一个数学问题,设法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去初步解决。其次,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数学家将初步解决的方法进行充分抽象、提升,使之成为一套新的数学理论。对该数学对象,可以应用数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完善这套数学理论。最后,数学家再将这套完整的理论反哺到最初解决的实际问题中,这样就得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还可以利用新得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类似的其他问题。 至此,一套数学理论就形成了,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化成下面的流程图(如图1)。 在教学中发现对
4、于一个数学概念或知识点,很多同学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效仿例子做题,但是问其为何这样解,却说不知道或不清楚,这和我们所要培养的学习型人才背道而驰,深究这里面的原因,是学生对该知识没能深入思考,再究其深层原因,实为教师未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对该知识点没有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不能真正理解如何去用。问题驱动法就可以很好解决学生未加思考就接收知识的问题。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设置一些适当的驱动问题,层层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在不断思考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这样的过程使得学生既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又能深刻理解概
5、念的意义。 2“问题驱动法”在定积分概念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设置好驱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层层解决完各个问题之后,使得原来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我们以定积分概念为例,进行说明如何设置驱动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并领悟概念。 首先,以回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开始引入,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学生熟悉的“已知知识”。这时,老师可设置问题:把梯形的一斜边变成曲线,这样的图形――曲边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对于这个中心的驱动问题,学生会无从下手,老师可以设置下面的一系列小的问题进行驱动,使得学生逐一解决,最终解决该中心问题。 驱动问题1:对于未知的曲边梯形面积,虽然我们还
6、不知是否有已知的公式计算其精确值,但是能否可以退而求其次,用已知图形的面积来近似它的面积? 解决方案:用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进行近似。 驱动问题2:直接用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来近似,误差是不是太大?如何减少误差? 解决方案:把大的曲边梯形分成一个个小的曲边梯形,逐个近似再求和,且曲边函数的连续性可保证这样做的效果比直接近似更优。 驱动问题3:这样得到的值仍然为近似值,怎样消除误差? 解决方案:(此时需要提示:什么时候误差较小?怎样才能使得误差尽可能小?即误差无限接近于0。可以让学生观察曲边梯形宽时误差大还是窄时误差大得到启示。)利用极限这个数学工具进行消
7、除误差。 这样,中心驱动问题得以解决。 驱动问题4(延伸问题):如何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中心驱动问题一样,需要用已知(匀速直线运动)近似未知(变速直线运动),进而解决未知问题。通过前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把该问题解决好。 驱动问题5:上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 一是解决过程相似: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二是结论类似:均为乘积和式的极限。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几何上的问题;另一个是物理上的问题,把其过程和结论抽象出来即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定积分。 通过层层思考,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再介绍定积分的定义时,学
8、生就会容易理解,而不会感觉概念来的突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