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63594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急性下桡尺关节损伤诊断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下挠尺关节损伤诊断及治疗董国章(青岛医学院威海附属医院264200)【摘要】目的对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性阐释。方法通过临床26例木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釆取手法复位、关节镜检查修补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医疗干预,直接影响木病预后恢复,降低关节不稳定的机率。【关键词】下尺挠关节急性损伤诊断治疗下尺桡关节损伤在腕关节创伤中较为常见,可单独发生,或并发于前臂骨折、腕骨骨折或脱位等。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诊断及治疗上的错误,势
2、必造成桡尺远侧关节功能障碍和产生其它并发症。木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木文就下尺桡关节的急性损伤结合临床病例做阐释。木院自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采取手法复位固定,关节镜检查修补治疗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经随访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木组26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在30岁一72岁,平均52.8岁。跌伤15例,车祸伤9例,扭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背侧脱位21例,掌侧脱位2例,无明显脱位3例。伴有尺骨茎突骨折9例,伴桡骨远端骨折8例。2.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桡尺远侧关节
3、脱位时,典型地表现是局部畸形、肿胀、疼痛。尺骨远端背侧脱位,尺骨头明显地向背侧突出,存在旋后障碍;在掌侧脱位,尺桡骨远端相互重迭,出现旋前受阻。部分患者伴有弹响,或有手指及腕关节无力。腕关节的X线正侧位片是评估下尺桡关节损伤最常规的方法。标准的腕部X线侧位像作为影像学检查手段尤为重要。但是Mino等研究发现普通拍片时旋转中立位10度以上的偏差就会出现半脱位的漏诊,虽然认为负重情况下会提高诊断率,但会增加患肢疼痛,患者配合差影响诊断阳性率。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大部分附于尺骨茎突基底部,当尺骨茎突骨折时,可造成桡
4、尺远侧关节潜在的不稳定的同时,其掌侧或背侧移位是挠尺远侧关节复杂脱位的特征,诊治中应引起注意。CT对诊断下尺桡关节的脱位和半脱位,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0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Mino法,其方法是分别沿桡尺远侧关节断面像桡骨背侧的尺侧和桡侧缘、及桡骨掌侧的尺侧和桡侧缘做一连线,正常吋尺骨头位于两线之间,若尺骨头半脱位或脱位则位于线上或线外。腕关节镜在下尺桡关节损伤的评估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作为检查手段,也可以作为治疗方法的一种选择,尤苏在保守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后的补救治疗方案。1.治疗方法在旱期单纯的
5、桡尺远侧关节创伤性背侧脱位,给予前臂旋后,将突出的尺骨远端向掌侧和桡侧施压。而单纯的掌侧脱位可能难以复位,复位吋前臂旋前,将尺骨远端向尺侧和背侧推压,复位后患肢应用超肘关节石膏固定6周。对于超过6周的陈旧性脱位,下尺桡关节位置正常后,予以2-3枚交叉克氏针贯穿尺桡骨以固定下尺桡关节,并辅助石膏外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给予内固定复位后,冋吋予以纠正下尺桡关节的失稳或脱位。当伴冇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或尺骨茎突骨折明显移位,给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拉力螺钉内固定。2.治疗结果本组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
6、均7.5个月。18例恢复至损伤前水平,3例旋转范围减少20〜50°,手握力明显改善。2例旋转吋遗留关节慢性疼痛,而二期行关节镜治疗。3.讨论尺骨远端的远侧茎突,为腕部尺侧缘韧带的附着部位,这些韧带在尺骨茎突基底部汇入一体,形成较厚的纤维软骨垫: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它由三角纤维软骨、下尺挠关节囊韧带、尺腕悬吊韧带、尺侧腕伸肌腱腱鞘、月骨及三角骨骨间韧带,是桡尺远侧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尺骨远端的中部直接朝向腕骨,表面纤维软骨缓冲结构承受约30%的轴向载荷。伸肌支持带、旋前圆肌和挠骨C形切迹的几何形状均对
7、下尺挠关节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总之,下尺挠关节骨性解剖特点是关节稳定性差。前臂旋后吋,桡骨向背侧和远侧移动;旋前时,桡骨向近侧和掌侧移动。Ward等曾描述下尺桡关节囊通过限制作用维持下尺桡关节稳定。下尺桡关节损伤、脱位可以导致下尺桡掌、背侧韧带和三角纤维软骨盘及尺侧副韧带会奋不冋程度损害,不做处理或仅行奋限外固定,日久关节便会松弛,形成复发性半脱位,被撕裂的三角纤维软骨盘则易卷入关节,引起腕部的无力和疼痛。临床可见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损伤后未给予适当的制动固动或石膏固定吋间过短,形成慢性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手
8、指握力降低。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降低下尺挠关节失稳的后遗症。参考文献[1】谭忠奎,陈庄洪.挠尺远侧关节损伤类型及诊治近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2(5):1.[2】李金松,王明喜.近10年国外关于下尺桡关节有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1995;7(1):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