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ID:2146264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_第1页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_第2页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_第3页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_第4页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摘要:语文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不像其他学科明显,正因如此,人们对语文教学颇有微词,对语文学科有些偏见和误解。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探究其中的疑难点,及时寻找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让语文教学开源畅流,提升实效,从而获得更多的理解与认可。  关键词:读写教学;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11  语文学科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中“自学”与“

2、可教”之间的比重。学科有共性,也有个性。学科的个性差异是学科区别于另一学科的决定性因素。两三岁的小孩虽然没有接受过语文的专业训练,不懂得语言知识,不知晓语法特点,但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很值得语文人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孩一出生,就置身于一个较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当中,无时无刻不受语言熏陶,被语言默化。尽管他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语言训练,可对语言的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由此可见,语文具有自然属性(当然,这种自然属性要以语言环境为前提。之所以有狼孩,是因为脱离了语言环境)。正是因为语文具有自然属性,“自学”显然优先于“可教”,所以语文教学中

3、“教”的权重下降,而“学”的主体地位更加突显。如果语文老师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吃力不讨好”现象就会成为必然。  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缓慢的即时转化性,使得语文学习规律中的“长效”与教学中追求的“高效”成为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语文学科侧重语言的积累与应用,积累必然凸显语文教育的长效性,应用则体现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语文教育的长效性和实践性势必与追求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的高效性之间形成悖论。以悖论为前提的教学与评价,显然是荒谬的。正因为语文教学具有长效性和实践性,所以其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即时转化性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就显得缓慢且不明显。尤其在一个急功近利

4、的社会,语文学科独有的自然属性很难满足人们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期望,导致了人们对语文学科的误解,对语文教学的偏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和学生一起听一段广播,聊一些感想,读几篇文章,写一点心得。也许,语文教学就是这么回事,只是因为我们时常疲于应对来自内部外部的评价而没有胆量进行尝试罢了。  “听说读写”很强的实践性致使研究者难以构建起系统的语文知识理论体系。从目前来看,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依然还没有总结出非常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导致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只能以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的选文来建构学科框架。这样建构起来的学科框架是否符合语文规范和教学规律值得商榷。因为任何一位选

5、文的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地为编写教材而创作,所以每一篇选文都极具个性化。要将风格迥异、个性十足的文章组合在一起来建构学科知识的大厦,无异于将规格不一、大小各异的砖块拿来建成一座高楼。高楼即便建成,垮塌则属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眼下,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层出不穷,且相互攻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部分原因正在于此。再者,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来二次处理教材,甚至有些根本没有认识到教材只是语言的样本,反而将其作为语文的全部,强制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学生将教材当作语文的全部也就理所当然了。他们误认为,只要识记了教材内容就等于掌握了语文知识,殊不知识记只是语

6、文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而要将识记转化为理解并能运用,这才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追求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一种语文教材的编撰都有窄化语文之嫌。再完美的教材不仅不能将“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涵盖,而且常常是挂一漏万。  那么,教材该不该编?教材该不该学?该编,也该学。因为,语文除了长效性和实践性外,还有规范性和艺术性。如果说长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的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规范性和艺术性就是语文的社会属性,也可以视为文化属性。为了便于交流与传承,带有个性化的语言必须要有共同遵循,语言的共同遵循就是前面提到的规范性,而人类独特的审美需求和情感倾向必然要求语言具备艺术性。?@就要

7、求教材的选文必然是规范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样本。教学应以选文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语言运用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听说读写”很强的实践性导致教学者和评价者面对语文教学时束手无策。就语文学科要求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来看,“听说”侧重于“语”,“读写”侧重于“文”。对于评价者(命题者)来说,“听说”难以实施,“读写”便于操控。这就势必造成评价向“文”的方向倾斜,相应地淡化甚至忽视了“语”。这样的评价本身就失之偏颇。加之“文”又极具个性化,致使命题人怎么创新题目,最终依然难调众口,招致责难和谩骂将是必然。尽管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考试就是教学的风向标,怎么考就怎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