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ID:2146228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_第1页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_第2页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_第3页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张云风(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130022)【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5-0396-02【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结语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疾病。支气管哮喘起病有缓急的不同,病程有长短的不一。随着中医临床深入系统的研宄和现代医学新技术的发展,中医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采取了许多行

2、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对于更深层次揭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只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一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的历史发展中医认为,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哨鸣音为特征的一个临床常见症状。因为哮必兼喘,所以一般也称为哮喘。中医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哮喘的描述:“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吐上气喘也。”明确指出了哮喘发作的机制如:虚邪侵袭,水气乘肺,脉络痹阻,阳明厥逆,肺脏木病,五脏致病等。汉代张仲景

3、的《伤寒杂病论》,阐述了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发病特点,所制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等,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同时,他在《金匮要略》里详细描述了哮喘发作时的临床症状,还首创了哮喘的治疗原则: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射干麻黄汤等被后人称为治疗哮喘之祖方。此后,随着历代医家对哮喘病的不断深入认识,至唐宋时期,无论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候及方药治疗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而到了金元时期,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即发以攻邪为急”,他指出哮喘“发吋治标,平吋治本”,一直为中医治疗哮喘的准则,在辨证论上,《医

4、宗金鉴》将其分为寒、热、虚、实四类。历代医学名家对哮喘的认识,为后世对该病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不少医家根据自己临床实践,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理。一方面是,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直至疗效评价的认识渐趋•一致;另一方面,针对支气管哮喘症情复杂,容易复发的特点,治疗方法则日趋多样,专方治疗和针灸疗法,已成为当前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治疗效果上,己越来越显示出中医的优势。二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诊断主要依据发病的特点,即反复发作性的气急,哮喘和咳痰,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或过度清音。X线检

5、查肺脏透明度增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肺纹理增多。肺功能测定,由于病情冇轻重不M,因而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外源性哮喘,实验室检查血嗜酸粒细胞、血清IgE增高,并发感染吋则血及痰中中性粒细胞增多。用特异性抗原作皮试或测定特异性IgE对诊断也奋一定价值。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虽多,或使用单方验方,或内外合治等,但由于支气管哮喘的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证型多端,治疗上松遵循整体观念,统筹兼顾,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对症治疗,调理脏腑等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现就临床有关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疗法做一简述:三辨证论治1.热哮证:

6、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高气粗,张口拾肩,咳呛不利,痰黄稠粘,胸闷烦躁,或发热面赤,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代表方:定喘汤加减。2.冷哮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脯满闷如窒,痰白稀而粘,或伴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等。温肺化痰,降气平喘。代表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冷哮丸加减。3.肺脾气虚证:平素食少脘痞,大便不实,腹泻便溏,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或饮食失当而诱发,气短声低,倦怠无力,咯痰清稀,舌苔薄白或薄腻,质淡,脉细弱。补脾益肺。代表方: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1.脾肾阳虚证:形寒肢冷,

7、动辄喘甚,气短乏力,腰酸膝软,食少腹胀,尿频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缓。温补脾肾。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2.肺肾阴虚证:口咽干燥,痰少而粘,五心烦热,动则喘促,舌红少苔,脉细数。滋补肺肾。代表方:生脉散合七昧都气丸加减。3.阳脱证:哮病发作过程中,陡然见吐泻,神倦气短,面色青紫,汗出如油,四肢微冷,呼吸微弱,舌紫苔白滑,脉微欲绝。冋阳固脱。代表方:四逆加入参汤、黑锡丹。四针灸疗法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咳嗽痰多加孔最、丰隆,每次选用I一2穴,用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间日治疗一次,背部可加拔火罐。缓解期取大

8、椎、肺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关元,脾虚加中脘、脾俞。每次选I一2穴,用较轻刺激,间日治疗一次。在发作前的季节施用,可减少、减轻发作。耳针疗法发作期取定喘、内分泌、皮质下,未发时可埋压豆粒于脾、肾、内分泌等穴。五单方验方1.紫金丹,米粒大5-10粒(少于150mg},冷茶送下,用于急救。2.地龙焙干,研粉装胶囊,3g/次,3次/日,或制成地龙注射液,1次2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