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59163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中资企业在非洲面临的对立情绪及解决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资企业在非洲面临的对立情绪及解决措施 摘 要:近年来,中资企业不断扩大对非洲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其某些做法的欠妥从而引发了当地员工及民众甚至政府的不满甚至敌视,这一问题现在已经不容忽视,因为这会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中非之间的友谊。本文通过分析这类问题的现状及成因,从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资企业非洲对立情绪措施 近年来,中国开始在非洲大举投资且新投资额已经超过了欧洲和北美的总额。新时期重视对非洲的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扩大在非洲的投资,积极参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目前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原材料
2、紧缺问题。然而当前不容乐观的是许多中资企业在非洲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当地民众的诸多不满。 中国与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有着长期深厚的友谊,非洲人民在历史上的反殖反霸斗争不仅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声援而且还得到了大量的物资及其它援助。可以说,中资企业在非洲本应该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这较之西方国家是应该有着极大优势的。 那么这一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劳资纠纷问题。 中资企业中的一些民营企业把“中国民营企业模式”带入到了非洲。这种模式集中地表现为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而且对员工的福利和保险都没有足够的重视,社会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足
3、且企业文化欠缺。这就使得劳资纠纷成为一个重大的隐患。 而非洲许多国家是可以自由组织工会的(这与中国大陆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几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工会,工会力量遍布整个非洲,且它们非常喜欢打着“为民请愿”的旗帜来扩大其声势和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有工会介入劳资争端,政府往往也会随之过问。这样一来,劳资纠纷的频繁出现变得不可避免。这一状况不断加剧着中资一方与非洲雇员另一方之间的对立情绪。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 1、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转变及创新 中资企业应当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国情研究,找出适合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4、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以及设立一种对话机制,定期及不定期地与非洲员工展开对话,了解他们的心声及要求,对一些合理的内容要尽量予以满足;对一时难以满足的要求要作出适当的解释和说明;对部分无理要求或蓄意制造争端的做法要根据当地法律进行妥善的处理。 2、运用外交方式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创造良好的经营空间。 《纵横周刊》非洲问题研究员陶勇认为,在非洲,有很多经营多年、经验丰富的“土生外国资本”,例如,印(印度)资企业和黎(黎巴嫩)资企业。它们通常会在其使领馆的指导帮助下,自行成立一些行业及地方性商会,并和使领馆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固定的沟通机制;同时作为民间商业自治组织,参与同业商
5、会的活动,与当地社区及工会保持经常的接触。 中资企业可以借鉴这一做法,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定期与这些组织及政府机构开展一些交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解释企业的一些做法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以换取当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中国驻非洲国家的一些使领馆的帮助和支持。 二、西方舆论导向问题。 西方国家的部分人士,尤其是长期敌视中国的部分政客及媒体人士,鉴于中国在非洲不断增强经济和外交影响力的现状,抛出了“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论”、“仅仅是为了开发非洲丰厚的自然资源”、“忽视人权以及环境标准”、“为了推销中国劣质廉价的产品”等各种论调,肆意诬蔑和攻击中国,加
6、之中国部分企业在非洲的表现确实欠佳,因此这些林林总总的言论不断损害了中国企业在非洲人民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引起了一些非洲国家的担心。一些极端分子甚至对中国企业进行武装威胁,如在尼日利亚,当地的武装分子打破了不准绑架中国人的口头禁令;埃塞俄比亚也出现了对中国企业人员的袭击事件。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 1、中国政府应该在大的外部环境方面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护框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外政府、公众、媒体、企业等不同方面对中国政府和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运用外交方式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创造良好的经营空间。中国外交部应当加强对非洲国家的“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形象,使非洲人民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在
7、非洲的活动,抵制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 2、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尽管非洲经济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仍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因此,非洲的许多国家都把新建或改造公路、铁路、机场、码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作为振兴经济的优先领域,且在这些领域制定了不少吸引外资的政策,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众多投资机会。中资企业应当抓住这些机会,在获得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非洲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