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ppt

肝豆状核变性ppt

ID:21458647

大小:1.5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18

肝豆状核变性ppt_第1页
肝豆状核变性ppt_第2页
肝豆状核变性ppt_第3页
肝豆状核变性ppt_第4页
肝豆状核变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豆状核变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豆状核变性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称为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为特点,对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WD的世界范围发病率为1/30000~1/100000,致病基因携带者约为1/90。本病在中国较多见。WD好发于青少年,男性比女性稍多,如不恰当治疗将会致残甚至死亡。WD也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之一,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

2、ardegeneration)正常人每日自肠道摄取少量的铜,铜在血中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在肝细胞中铜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铜蓝蛋白。循环中90%的铜与铜蓝蛋白结合,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铜在各脏器中形成各种特异的铜-蛋白组合体,剩余的铜通过胆汁、尿和汗液排出。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为A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3,编码铜转运P型AP酶,ATPTB基因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起血清铜蓝蛋白(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蓄积在体内的铜离子在肝、闹、肾、角膜处沉积,从而引起进行性的加

3、重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学WD基因ATP7B定位于13q14.3,80kb,21外显子/20内含子,1411aa,细胞膜铜转运P型-ATP酶。WD蛋白是重金属转运P型-ATP酶家族中的一员,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中。迄今为止,WD基因突变类型超过200种,其中大多数是错义突变或无义突变,其中东方人群的突变热区为8号外显子,主要是Arg778Leu和Arg778Gly;而西方人的突变热区是14号外显子,为His1069Gln。病理改变1.肝脏肝脏表面和切片均可见大

4、小不等的结节或假小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小叶由于铜沉积而呈棕黄色。2.脑纹状体的壳核和苍白球。并可广泛累及大脑的灰质和白质、尾状核、丘脑、小脑及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形态学:大脑半球有不同程度萎缩,壳核和苍白球的体积缩小,软化及空腔形成。组织学:病变部位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退变、坏死,神经胶制裁细胞大量增生、体积增大,严重者可见继发性脱髓鞘反应。3.肾脏铜在近曲小管沉着,显示肾小管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4.角膜铜沉着在角膜后Descemet膜的周围形成棕绿色的色素沉着,称Kayser-Fleischer环。临床分型及表现本病

5、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肝型:肝病首发,平均年龄为11.4岁;脑型:脑症状首发。平均年龄18.9岁;精神型:平均年龄20~25岁;晚发型在40~60岁发病。其它:少数病例以急性溶血性贫血、皮下出血、软骨病、关节炎、肌痛、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症状。肝型①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②急性或慢性肝炎;③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④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脑型①帕金森综合症;②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③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

6、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吞咽障碍等;④精神症状。其他类型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溶血性贫血及角膜色素环为主。以上各型的组合。混合型角膜色素环(K-F环)角膜边缘可见宽约2---3mm左右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为本病重要体征,一般于7岁之后可见。实验室检查1.血清铜蓝蛋白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3.尿铜4.肝铜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实验室检查头颅MRI检查:异常信号常见于基底节,其次在丘脑、脑干和齿状核,T1加权像见病变部多表现为低信号和稍低信号,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像则多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双侧对

7、称为其特点。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临床上主要依据:①肝病史、肝病征或椎体外系病征;②血清CP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③角膜K-F环;④阳性家族史等四条进行诊断。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可确诊WD;符合①③④极可能为不典型的WD;符合②③④极可能为症状前WD;如符合4条中的2条很可能是WD。2.鉴别诊断本病须与震颤麻痹、舞蹈病、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及肝性脑病等相鉴别。后者临床表现可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但

8、发病年龄较晚,伴原发肝病,无家族史铜代谢障碍的相应表现。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甲壳鱼类、坚果类、巧克力、瘦肉、猪肝、羊肉等。禁用黾板、鳖甲、珍珠、牧蛎、僵蚕、地龙等高铜药物。D-青霉胺。应长期服用,每日20-30mg/kg,分3~4次于饭前半小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