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校本教材建设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校本教材建设与思考[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校本教材 建设 [论文]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必须遵循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严格校本教材编写程序,保证校本教材的编写质量,从而保障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
2、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 一、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首先明确大方向:培养目标,一线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容,校企共研;培养方法,工学结合。高职各门课程都必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为目标服务。高职英语课程也须遵此。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英语文献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
3、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大体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1]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较大,且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开展小班化教学。尽管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虽兼顾了不同的学生群体,然具体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不能很好的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在结合校本情况及毕业后就业岗位,内容要以应用
4、为主,语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却受制于教材的开发。”[2]因此,“职业院校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具有本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教材迫在眉睫。”[3]而“优质、高效的校本教材必定是教材开发者在全面考察市场及企业需求之后选择教材内容的,……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3]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速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必然。 二、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开发英语校本教材不是帮助学生把英语理论知识学得更系统更精深,而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就业时用得上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突显英语的工具性
5、和实用性。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英语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材建设,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教材内容,……围绕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针对专业职业能力构成来组织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工作过程中的排列顺序组织教材内容。”[3]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外语教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体现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校本教材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
6、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取向。”[3]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及时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根据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未来员工。 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属性。称之为校本教材的教材必须具有校本特色,而校本教材除必须具有校本特色外,还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所以要编写一本好的校本教材,必须在对本地区企业发展状况及学生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周密的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本地区人文地理环境,利用校本研究成果,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编写。必须保障校本教材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宜性,使其不仅具有英语
7、语言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因素和本地地方文化底蕴。同时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针,从而保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以实用为原则·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竞争,是知识运用能力的竞争,而不是知识占有量的竞争。在校本教材公共英语部分注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会话用语的模拟,加强自我介绍、求职应聘、办公用语、拨打和接听、发出和接受邀请、请求与提供帮助、询问与指路、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