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

ID:21451025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_第1页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_第2页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_第3页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试卷,第1-9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村职业技术学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10级《哲学与人生》单元试卷(第1-9课)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2分,共50分)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3.“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

2、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6、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

3、己的理想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进行消云化雨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48、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

4、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9、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

5、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D、理想和现实的统一11、不少花农“跟风种花”,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花”的失败,从哲学上说,是因为他们没有()A、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D、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据此回答第12、13小题:12、这句话()A、否认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B、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6、C、夸大了个人的主观努力D、否认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13、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对周围事物的环境要用“一分为二”的分析B、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C、要正确对待给予D、要重视内因的作用14、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违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1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4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

7、物无条件的联系着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17、《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18、新事物是指()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19、“欲速则不

8、达”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