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 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关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关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关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县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个体工商户由1986年的74户发展到2004年的3687户,从业人员8710人,拥有注册资金31600万元,产值达41564万元,营业收入6553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670万元;私营企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截止目前已发展到201户,雇工3946人,拥有资本金8769万元,年产值达25371万元。近年来,**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在全县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方便人民群
2、众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增加财政收入,推动社会进步上占有重要位置。仅“十五”期间就吸纳了城乡青年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活动4万人次;为修建军民路、希望工程和支援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捐资达600余万元,五年共向国家交纳税金21187万元。年均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0﹪以上,已成为**县财政收入四大支柱之一。但是,就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看,**县仍处于小规模、低层次和慢速度发展状态。一、**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发展户数占全县总户数比重较小,截止2004年底,全县城乡非公有制经济占总户籍数的6﹪,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数的﹪,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占城关总户籍数的14﹪。(二)行业发展不尽协调
3、。制造业占总户数的﹪,建筑业占总户数的﹪,交通运输业占总户数的﹪,批零贸易、餐饮业占总户数的61﹪,社会服务业占总户数的17﹪,其他行业占总户数的﹪。显而易见,商业发展幅度较大,而生产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比重较小。(三)发展中停、歇业户数较多。近几年,每年申报停、歇业户数平均在300户左右,其中报停注销户数达220户左右。(四)发展速度城镇快于农村。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城镇户数从2000年的1276户,猛增到2004年的1783户,增长幅度为﹪;而农村个体工商户自2000年的1769户发展到2004年的2105户,增长幅度仅为19﹪。(五)非公有制经济中无照行驶和无照行医有增多趋势。近些
4、年工商部门虽多次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清理整顿,但对出租车辆的管理、个体行医的管理、农村“四坊”户的管理均未走向正常化管理轨道。二、造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思想观念未彻底解放,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左”的思想仍然是束缚**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羁绊。一部分群众乃至一些领导对非公有制经济仍另眼相看,就业观念仍然是“一国有、二集体、无可奈何干个体”的消极思想,还有人担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了,会对公有制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和危害;也有人认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小打小闹”,非公有制经济队伍是“散兵游勇”成不了气候。虽然从中央到省市乃至县各级都强调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实际工作中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
5、要,没有位置。(二)在政策落实上缺乏配合,没有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关于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已出台不少,但在落实政策上,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在执行政策上有关管理部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说发展,“非公办”管;有发展,都来沾;遇困难,都走远。具体讲有以下3个方面:①“三乱”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心理不平衡,有的不得不停业、歇业;②多头管理,如对非公有制经济有管理权的工商、税务、公安、物价、卫生、质监等等多达18家单位,而且缺乏协调和统一,谁来都收费,一个都得罪不起;③无照经营户危害较大。一是冲击了有照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二是偷漏了国家税收;三是使统计资料失实。(三)
6、外部环境不宽松,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难,信贷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信耐程度低。具体问题上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二是外来非公有制经济缺乏安全感,办事更难,时有吃、拿、卡、要,常被偷、被诈、被抢三苦;三是各种行业证件有效期不统一,如《卫生许可证》、《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等等,有效期一至四年不等,给经营者造成经常换证的困惑。(四)管理与服务不尽协调。在管理当中,有的部门只讲管理不讲协调服务,不讲求“蓄水养鱼”,只知道“杀鸡取蛋”。扼杀了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萌芽;加之个别管理人员“以费代罚”、“以费代管”和“重收费、轻管理”,致使一些准备申请加入非公有制经济队伍的望而生畏
7、,畏而止步。(五)行业主管部门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特别在行业发展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引导措施和倾斜政策,致使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发展不够协调,如:商业发展日趋饱和,而生产型、外向型的发展缓慢。三、关于对**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一)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念,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①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