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44867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2
《研究生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及其实现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生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及其实现策略新中国于1950年启动研究生教育,1962年起开始正规培养3年制研究生,尽管实施研究生教育时间不长,但招生人数却节节攀升,2013年招生人数已超过60万人。然而,作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中国离研究生教育强国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归纳而言,国内研究生教育尚存在如下不足[4-10]:①招录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②研究生培养欠缺差异化、个性化,灵活性不够。③研究生培养的协同性、整合性不足,不同单位或专业研究生之间欠缺学术互动与教育交流;顺承性不够,“智随人走”的退化风险时有发生。④研究生培养各自为战、资源共享程度低,未能形成合力、难以满足大规模高质量
2、的研究生培养要求。⑤研究生创新能力缺失,创新成果不足;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学术成果的重视程度、管理效果普遍不理想。⑥缺乏对研究生教育的动态监控与社会评价机制。深人剖析不难发现,上述问题的实质在于:规模大、质量低,而“质量低”则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低、效益差。研究生教育具有前沿性、探索性、创新性、个体性、高层次以及与人类实践紧密结合等特征,其核心属性既在于静态的“知识”,也在于动态的“知识创新”。研究生培养单位是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核心资源,知识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目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采用知识管理(Knoent,KM)理念与方法,建立基于知识资源的比较优
3、势、通过有效的知识创新构筑或重塑竞争优势,成为各种组织重塑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创新不能是孤立的结点,它需要完备知识链上包括知识辨识、获取、表示、求精、组织、集成、传播、共享与进化等诸多结点的有机支撑;从本质上讲,研究生教育管理就是对研究生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知识管理。有鉴于此,本文将KM理念与方法导人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域,谋求建立研究生教育知识管理系统(GEKMS)架构,以此指导对研究生教育成果的良性累积、科学组织、及时进化、充分共享、合理应用与高效创新。一、研究生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知识通过知识链(具有顺承与反馈关系的相关知识处理活动组成的知识价值
4、增值链)实现创新、价值转化与知识增值;知识创新不是孤立发生的,其实施效益受到知识链上相关前驱与后继结点的影响与反作用。如此,笔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GEKMS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具有“社会一技术”双重属性:在“技术”属性方面,其技术支持子系统基于完备知识链结构,对应于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各项知识处理功能及其间的顺承与反馈关系;在“社会”属性方面,该系统的环境支持子系统为前述技术支持子系统的效益发挥提供环境支持,包括资源支持与管理支持两个子层。作为以“知识”为中心的功能应用层,GEKMS技术支持子系统面向知识用户,提供完备的知识处理与管理功能;环境支持子系统则为其提供与其发
5、展相适应的软环境、“生态”环境支持,为技术支持子系统的本地化、发挥实效奠定环境基础。二研究生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策略研究生教育重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与有机整合,其互动与联系的纽带在于知识及其相关处理活动。欲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益,需要在这两方面给予关注。于前者,不仅要关注对相关显性知识(ExplicitKnoS)-般予以忽略。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无论研究生导师还是研究生均处于较高的知识层级,其隐性知识(理念、思想、经验、技能、价值观等)的存量与质量尤为突出,对隐性知识的疏于管理将会严重束缚其综合效益水平。有鉴于此,GEKMS技术支持子系统将隐性知识纳入其管理范畴。在GEKMS架
6、构,笔者并不一味奢求对隐性知识的外显与编码化,而是采用如下相对灵活的实现策略:其一,对研究生及其导师的经验类知识,引入机器学习(ML)之案例推理(CBR)领域的案例知识表示方法,采用面向对象基于框架的知识表示技术,将其外显化为案例型知识并依显性知识的相关处理方法实现知识处理、应用与增值功能;其二,对于非经验类隐性知识,则放弃外显化思路,转向对隐性知识的载体--研究生及其导师的间接管理,通过知识辨识、获取、表示、求精、编辑与存储等活动,建立并逐步完善隐性知识地图,并据此实现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组织、高效定位、合理应用与有机协同。图1中知识辨识、获取、表示、求精、编辑与存储等知识链前端结点,其实现
7、机理因知识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对于隐性知识,前述结点功能集中表现为对研究生及其导师的信息识别、捕获、编辑与组织,亦即对隐性知识地图数据的采集、去噪、存储与再调整。对于显性知识,则引人KM相关方法与技术,实现前述结点功能、提高实施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教育重在知识累积、重视学科交叉,有活力、有价值的知识均应纳人其视野范畴。对编码知识的获取、表示、求精、编辑与存储主要表现为对各种文献资源、课程资源等的数字化组织及其结构优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