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ID:21432776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_第1页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_第2页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_第3页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_第4页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波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宫颈抗菌膜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26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CYP-I型综合微波治疗仪治疗,术毕辅以宫颈抗菌膜治疗,分别于一个月后复查。结果:宫颈糜烂治愈率为81.9%,有效率为98.7%,阴道排液时间短,阴道出血少,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结论:微波联合宫颈抗菌膜宫颈糜烂疗效好,修复时间短。  [关键词]微波;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白带增多伴异味,腰骶部疼痛。盆腔部坠痛等,严重者可导致不孕,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对维护妇女

2、的健康,预防宫颈癌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局部药物治疗、微波、物理治疗慢性宫颈炎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阴道渗液时间长,脱痂期出血等,都会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心理恐惧。为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愈合疗程。我科采用微波配合宫颈抗菌膜(嘉兴西欧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治疗宫颈糜烂,收到良好成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12月在我科根据诊断标准〔2〕确诊的宫颈糜烂患者,年龄20-52岁,纳入标准:①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高危HPV检查阴性或宫颈刮片检查为巴氏一、二级者。②宫颈活检

3、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排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者。③无生殖器急性炎症,滴虫、霉菌实验检查为阴性者。④非妊娠,近期未用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并签字同意使用抗菌膜者。  1.2符合标准者426例。签字同意使用抗菌膜者为观察组226例,轻度糜烂60例,中度糜烂105例,重度糜烂61例。对照组200例,轻度糜烂58例,中度糜烂102例,重度糜烂40例。两组病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采用国产CYP-I型综合微波治疗仪(珠海和佳仪器有限公司生产)。①对照组于月经干净3-7天进行治疗(绝经者时间不限)取膀胱截石位,对外阴常

4、规消毒后,放置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用无菌干棉球擦净糜烂面粘液,然后给予消毒,根据病情调好治疗仪输出功率,将探头接触糜烂面轻加压踩动脚踏开关约持续3-5秒,使糜烂面组织变为乳黄色为止。治疗范围超出糜烂面边缘,伴有纳氏囊肿者用尖探头刺破囊壁,使囊液溢出。②观察组术毕将宫颈抗菌膜连接送入器插入宫颈管内,使抗菌膜吸敷在宫颈面上,扯出送入器后用带线棉球顶住膜片,以防膜片脱落,嘱病人24小时后自行拉出棉球,1周后复诊,以后每周上药一次,疗程为一个月。  1.2.2两组术毕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禁房事,盆浴2月,于1个月后随访。  2.疗效判定标准:  2.1治疗1个月后参

5、照《妇产科学》〔2〕有关疗效标准拟定治愈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显效:Ⅲ度糜烂转为Ⅱ度或Ⅱ度糜烂转为Ⅰ度。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无变化。  2.2微波治疗10-15d后脱痂时阴道出血量评价标准:〔1〕阴道出血量10ml以下为轻度出血,阴道出血量在10-50ml之间为中度出血,阴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为重度出血。  3.统计学方法  采用有序变量的秩和检验  4.结果  4.1两组治疗1个月后效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200102(51.0)80(40.0)18(9.0)

6、91.0  观察组226185(81.9)38(16.8)3(1.3)98.7  Z6.917  p<0.01    表1所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有效率为9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6.917,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高宫颈糜烂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4.2两组术后阴道渗液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术后阴道渗液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10d11-15d〉15d  对照组200607268  观察组2261156447  Z4.378  p<0.01    表2所示观察组术后阴道渗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7、计学意义(Z=4.378,P<0.01)。  4.3两组治疗后10-15d脱痂期阴道出血程度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后10-15d脱痂期阴道出血程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轻度中度重度  对照组20096(48.0)98(49.0)6(3.0)  观察组226185(81.8)41(18.2)0(0.0)  Z7.444  p<0.01    表3所示观察组非重度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44,P<0.01)  5.讨论  5.1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它的病原体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沙眼衣原体

8、及淋病奈氏菌感染,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主要是因为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