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1608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提高听课评课质量, 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听课评课质量,促进英语课堂教学一、背景 在英语教研活动中,听课和评课是两种最直接、最具体、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听课与评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听课、评课为英语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评课进一步加深对大纲教材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听课和评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方式,是联结教师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的重要纽带。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可以通过评课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对听课老
2、师来说,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寻找差距,促进教学观念更新,从而获取经验、自我成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有利于学校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通过听课、评课,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双方可以共同探讨、切磋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商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而促进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 二、英语课堂教学听课与评课的现状及问题 听课是评课的前提与基础,评课是听课的延续与升华。虽然,听课、评课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英语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
3、形式化”,轻视听评课的“实效性”。 (二)存在“虚假性”,忽视听评课的“坦诚性”。 (三)呈现“盲目性”,缺乏听评课的“研究性”。 三、听课、评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听评课活动目的不明确,教师教研精神匮乏。 在正式参加听课之前,我们可能会明确听课的时间、地点及课型,却很少确定授课的目标、评课的标准和研究的重点,更不会在授课前集合授课教师和所有的听课教师,开一个课前介绍会,协商授课内容,并达成共识。 我最近有幸参加某区中心小学的“英语节”中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听了两堂精彩的课。该区的小学英语教师代表和小学
4、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都来了。尽管这两节课的规格较高,但是规模如此盛大的公开课的研究目的不是很明确,没有量化、细化的统一评课标准。这就导致听课目的性不强、具有“盲目性”,听课教师试图记录课堂的所有信息,容易导致听课时没有重点,做出的评价也带有主观色彩。 所以,我认为在公开课前,应组织简短的课前介绍会,班主任有必要利用两分钟向听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授课老师简短地介绍自己的教学准备情况,以及课堂会运用到的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样对于听课老师而言,事先有个心理准备,才能结合课堂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课。 大家要统一认识
5、,摆正立场。那就是授课与评课双方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同在共行”。“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规定了听课、评课老师“同在共行”的参与方式不能把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看成是授课老师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问题;评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提出问题,而且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各抒己见、敞开心扉、从而互动起来,达到教学业务的共同提高。 (二)听评课运作机制不规范,
6、听评课理论缺乏。 很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日益健全,但涉及听课、评课的运作机制还不够规范。学校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保证教师变“要我听”为“我要听”,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变“有什么听什么”为“研究什么听什么”,变评课“无标准”为有“统一、量化、细化的标准”。 现如今,凡是举行公开课,评课的成员或者说能够发话的大多局限在当地教研员和几个资历较深的老教师身上,他们的“听课评课口味”已被相当多的授课者所了解,于是一些教师投其所好来设置课堂,很容易出现模式化现象。即使由普通教师参与评课,经验性的探究也多于理论性的分析,这就
7、使得评论缺少了一种前瞻性。 要想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就需要建立一支相对宽泛的评课队伍,这支队伍一定要由当地一线教师中勤于笔耕、勇于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组成。在组织公开课活动时,应采用随机抽调的形式来安排评委团人员,而且评课要有学生代表参与,因为教师永远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进行评价,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之一。 “实践升华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层出不穷,然而,涉及听课、评课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评课模式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这也导致评课仓促、主观,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
8、,评课只反映听课者自己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客观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 据悉,英国听课的理论指导基础厚实。其中英国Hopkins的听课三层次循环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opkins(2002)将听课分为三个层次:Planningmeeting,classroomobservation和feedba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