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

ID:21407953

大小:3.16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0-18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年轻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刘运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共同成长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2、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分享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打鱼人的故事有三个“打鱼人”经常在一处河潭边钓鱼。某日,他们突然发现有人从上游被冲进水潭里挣扎着求救。于是,一个“打鱼人”跳入水中把他救了上来。可是,接着他们又看见第二个、第三个落水者被冲了下来。尽管他们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地去抢救,终因落水者太多而顾此失彼。这时,一个“打鱼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赶紧跑到上游去,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并且插上了一块牌子

2、以示警告。然而,还是有无视警告者被冲进水潭。三个“打鱼人”仍然不得不忙于救人。最后,一个“打鱼人”终于醒悟过来,知道只有教会人们游泳,并让他们掌握特殊情况下的自救技能,才能最终免于溺水而亡。“三个打鱼人”入水施救岸边劝说教人游泳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好比教人游泳,如果一个人很好地掌握了游泳和水下自救的技能技巧,即使他被卷入激流险境,也能从容应付,脱离危险。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如被冲进了激流险境,有些人会失去信心,只觉得生死沉浮,前景渺茫;有些人会感到害怕,不知如何“到中流击水”,怯于

3、搏击风浪,等等。在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广东省教育厅长李小鲁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责任的老师,他不能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反而有可能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制造者”。(师缘性心理障碍)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标。《礼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全面发展,并非“全优发展”。如何来评价一个人?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德商(MQ)道德水平、人格品质;智商(IQ)智力高低;情商(EQ)管理情绪和人际沟通能力;逆商(AQ)承受失败和挫折能力;胆商(DQ)胆量、胆识、胆略;全面发展健全人

4、格德商(MQ)道德水平、人格品质;智商(IQ)智力高低;情商(EQ)管理情绪和人际沟通能力;逆商(AQ)承受失败和挫折能力;胆商(DQ)胆量、胆识、胆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纲要》结构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第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五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纲要》理念解读一是从宏观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理解。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人们对学校教育目的更全面的要求,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5、二是从具体教育活动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组织进行的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通过教育者有目的的工作来发挥作用。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在内涵上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等概念是基本相同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已不再局限于一种矫正性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是指个体具备全面的、能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文化、品德等素质。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涵。作

6、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首先,学校教育工作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这里所说的对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调整包含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其次,学校教育工作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要求,学校的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都应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第三,学校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发

7、展的校园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生活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纲要》内容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

8、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234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2345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充分开发心理潜能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