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

ID:21407734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_第1页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_第2页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_第3页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_第4页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人才资源开发与西宁经济发展【摘要】人才资源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制高点。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是西宁实现富民强市和省委提出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西宁人才资源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与发展经济的密切关系,探讨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的有效路径。【关键词】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  人才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西宁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关系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亟待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西宁市人才资源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西宁市人才队伍逐渐

2、发展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分布逐步趋于合理。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技进步,人才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制约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共西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围绕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六大战略”,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步伐。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无论从西宁人才队伍的现状出发,还是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需要的角度考虑,做好人才工作都是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宁人才资源现状目前,西宁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

3、才3.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2391人,占人才总量的65.85%;管理人才2759人,占8.11%。可以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西宁人才资源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总量不足与质量不优的双重性矛盾交织。全市人才总量有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只有1.68%,即1万人口中有人才168人,只相当于西部其它省会城市每1万人口人才拥有量的1/2,东部地区的1/5以上,与上海、深圳比,差距更大。从人才队伍素质情况看,一是文化结构偏低。3.4万人才中,中专以下学历者占人才总数的45%,而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者分别占人

4、才总数的38.01%和16.93%,特别是研究生学历者不足70人,仅为人才总数的0.2%。二是年龄结构偏老。特别是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年龄整体偏高,年轻优秀的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甚少。以市属企事业单位为例,具有高级职称的9196人中,50岁左右的就占了29.1%。在未来5至15年中,西宁市将有大批专业技术骨干相继到龄退休,如果不尽快改变年龄结构状况,今后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现象将非常突出。三是高层次科技专家严重短缺。全市2.5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占62.6%,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33.74%,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足4%,特别

5、是在省内国内有较大影响、创新能力强、能在西宁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学术与技术权威人才还是空白。2、布局不均与供求不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市专业技术人才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比重大致为1:7.39;23,与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对人才的需求不尽相同,从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整体分布结构看,也明显不均衡。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95%左右,而企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明显偏低。这种人才分布的不均衡,造成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过剩的人才资源无法通过市场来调节,人才资源沉淀,形成配置性闲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从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市

6、场情况看,供求关系反映出的“又多又少”现象,更使得人才供求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就西宁人才市场需求交易情况的基本走势来分析,普通专业和学历较低的毕业生相对有余,就业渠道都比较狭窄,对这部分人才来说,供大于求;而对理工类实用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加大,显得供不应求。这种市场走势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将导致已经存在的人才分布不均、供求不衡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3、流动不畅与流失不止的二无性矛盾并存。人才流动是人才调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调整人才布局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西宁由于经济发展滞后

7、,市场化程度低,人才需求调节难以进入正常循环轨道,人才的省域内流动呈现迟滞态势,导致人才流动难。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西宁人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占大多数,流动一次的占30%左右,流动二次的占15%左右,与东部地区和发达国家人才二次以上流动者占80%以上的比例相差甚远,造成人才存量不活,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人才在市内正常流动和市外柔性流动渠道不畅,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问题。在东部沿海地区灵活的流动机制、优惠的人才政策和丰厚的经济待遇的强力吸引下,一些青年技术骨干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动潮中,流入东部地区

8、。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国外和东部对人才的激烈争夺,这种失衡还会加剧。分析存在的问题,除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及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使用制度的影响外,主要是观念、体制、机制、政策以及投入方面的因素制约。这些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