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

ID:2140408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1页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2页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3页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4页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阅读理解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

2、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

3、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语文新高考博客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

4、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③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1.第一段中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2分)  2.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世俗之人是无法得到、领会意趣的。  B.书画古董、装神弄鬼都只不过是意趣

5、的表象。  C.作者认为一个人越有知识就越没有意趣。  D.首段的“会心”既是得到“意趣”的关键,又照应了结尾的《会心集》。  3.“童子”、“山林之人”、“愚不肖者”皆能得趣,他们的共同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用原文回答)(2分)  5.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年长、官高、品大是得到意趣的障碍,可是在文末却又提到品高、官高、年壮的陈正甫是深于趣的人,你认为这矛盾吗?请说说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形象生动地表明了意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只能用心领悟,而无法诉诸语言)的

6、特点。(2分)  2.D(A“难得”而并非不能得;“玄虚”指玄妙虚无的道理;C“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不是知识越多越不能理解意趣,而是个人的自然天性被知识束缚才不能领会意趣)(2分)  3.都是得自自然的不刻意追求的(意近即可)(2分)  4.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2分)  5.不矛盾。“年”、“官”、“品”虽然有碍于“意趣”的获得,但只要能够“会心”,能够摆脱这些束缚,回归自然,依然是可以得到“意趣”的;也表明了作者对于朋友及其作品的赞扬。(4分)    【附】参考译文  世俗之人难以拥有的只有

7、意趣。意趣像山上的风光,水中的味道,花上的光彩,女子身上的美态,即使是善于言辞的人也不能说清楚,只有能够在心里领悟的人懂得。现今之人追慕意趣的美名,追求近似于意趣的事物,于是有了辨别谈论书法绘画,广泛收集、鉴赏古董,以为这是清雅的意趣;在玄妙虚无的道理中寄托思想,脱离尘世纷扰,以为这是高远的意趣;更差一等的则有模仿韦苏州一样烧香煮茶的人。(他们追求的)这些都是意趣的皮毛,与意趣的精髓有什么关系呢?  从自然中获得的意趣是深沉的,从学问中获得的意趣是浅近的。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意趣,然而对其而言,没有一

8、处不是有意趣的。他们脸上没有凝重的神情,眼睛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嘴里念念叨叨,总是想说话,脚跳来跳去,不肯安定下来;人生中极致的快乐,真是没有能超过这个时候的。孟子所说的不失去赤子的心思,老子所说的能像无欲的婴儿,大概就是指这样的时候吧,这是意趣的最高境界呀。隐居山林的人,没有拘束,没有束缚,能够自由自在过日子,因此,虽然不求意趣,但是意趣很接近他们。那些愚昧不贤的人接近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