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79940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观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两种不同方法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以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为患者分组:中药灌肠加体外电场热疗的3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中药灌肠加丙药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症状缓解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并发症率2
2、6.67%,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应在中药灌肠的基础上加行体外电场热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要优于加用丙药治疗。关键词:盆腔积液;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丙药;体外电场热疗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女性生殖器官均位于盆腔之中,若这些器官出现感染性炎症,即可称之为盆腔炎。盆腔炎有轻有重,轻者下腹疼痛、经期不规律、经量过多、阴道分泌物增加,重者高热、持续性腹痛腹泻、尿频尿痛、出现腹腔积液[1]。木文试为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分别应用“中药灌肠加体
3、外电场热疗”与“中药灌肠加丙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均与《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的诊断标准相符,排除患有结核性病变、主要脏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以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为患者分组:中药灌肠加体外电场热疗的3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中药灌肠加丙药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木资料:①研究组: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44岁,平均(33.48±10.25)
4、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8年,平均(4.55±1.27)年。②对照组: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43岁,平均(33.24±10.12)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8年,平均(4.57±1.32)年。两组患者就上述资料而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1.2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中药煎剂进行灌肠,配方为:三棱、当归、莪术各30g,红花、蒲公英、红藤、地丁、丹参各25g,路路通、败酱草各15g,皂刺10g,具体用量可按照患者病情轻重进行加减。上述药物以水煎之,每剂约1
5、50mL左右,每日在大小便结束、膀胱排空后灌肠,经期则停止使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西药进行治疗,药物为阿奇霉素(生产厂商:江苏吴中医药;国药准字:H20010071;规格:2mL:200mg)与替硝唑(生产厂商:辽源市泓源制药;国药准字:H20054040;规格:100mL:400mg)。每日为患者取400mg替硝唑与600mg阿奇霉素,溶于150mL的0.9%氯化钠液,为患者静脉滴注,连续7日。研究组加行体外电场热疗,患者灌肠后先不排出,保留药液半小吋左右再为患者进行热疗。设置电压为200〜240伏,取仰卧
6、体位,在患者耻骨联合上方悬置电极,电极与皮肤保持40〜60mm距离,每2日进行1次40分钟左右的治疗,每3〜4次即为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均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本研究基于《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报告指导原则》为患者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下不见盆腔积液;②奋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好转,妇科检査得到改善,B超下子宫稍冇增大、盆腔积液减少;③无效: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妇科检查显示病灶无好转甚至有所加重,B超下可见子宫明显增大,盆腔积液无减少[2】。※总有效率
7、即有效率、显效率之和。1.4统计学方法参与实验研宄的患者,其临床SPSS17.0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一一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2结果2.1疗效研究组有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为96.67%(29/30);对照组有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22/3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6.405,P=0.011<0.05)o2.2并发症发生率研宄组总并发症
8、率为6.67%(2/30),2例均为腹泻腹痛;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26.67%(8/30),5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腹痛,1例皮肤瘙痒。两组奋统计学差异(X2=4.320,P=0.038<0.05)o3讨论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均属中医学中的“瘀症”,患者因气血瘀滞不通而产生疼痛。西医一般通过药物治疗,但抗生素易出现不反应,且多次使用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则可以标本兼治。本文中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