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63141
大小:5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秀山花灯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秀山花灯戏摘要:秀山花灯戏产生于清末民国初年,新中国成立后有所发展,并在国家、省(市)级文艺调演中获奖。本文主要在秀山花灯戏的产生、演变、演出形式、内容、风格、特征以及将来的发展思路等方面作一些简单的分析研究。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秀山花灯戏;形成;流变;形式;内容;风格;特征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
2、4)11/12-331-1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民间小戏存着极其秉要的特殊意义。那是因为我国360多个戏曲的发展历程,都没有离幵由“两小戏”到“三小戏”,再到“半班戏”,最后形成较完整的大戏的轨迹。秀山花灯戏也不例外,形成的主要源头,一是民间歌舞,二是民间说唱,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影响,通过相互交流、吸收、融合、发展、衍变,转化为说唱结合、载歌载舞、叙事抒情、演绎故事、表现人物的民间小戏形态。它是本土民间文艺与外来民间文艺有机交融的产物。秀山花灯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清朝后期,一些民间花灯艺人,他们在长期的跳花灯中,幵始不满足于只
3、是二人歌舞的表演形式,于是尝试着编创一些简单的故事内容穿插到跳花灯的表演中,如《上茶山》《盘花》《兰桥汲水》《闹五更》等。这些一问一答式的小情节、小故事,说它是戏,它又以歌舞表演为主,基本没有脱离跳花灯载歌载舞的表演模式;说它不是戏嘛,它又具备了戏剧有人物、有情节、说唱结合的基本因素。原始的花灯“跳团团”(二人转)开始向戏曲发展演变。民国初年,随着先进的汉文化的传入,特别是戏剧文化的传入,一些花灯艺人参与其中,成为既跳花灯又演戏剧的“两栖”演员。有的花灯艺人把其他戏剧的表演形式用于己具雏形的花灯戏中,促进了花灯戏由二人问答式
4、的“两小戏”发展到“三小戏”乃至“半班戏”。这一时期的花灯小戏,在梅江地区的兰桥一代被称为“单边戏”。从当时上演的花灯戏剧目看,有从其他戏曲移植成花灯戏的,如《打渔救生》《槐荫会》《安安送来》《陈姑赶潘》等;有自己编创的花灯戏,如《看中牧童》《父子会》《徐氏教子》《同年妹打彩》《瞎子算命》《裁缝偷布》《王大娘补缺》等。当时洪安、兰桥的花灯戏己初具“半班戏”的规模,在行当、服饰、唱腔、打击乐等诸多方面都基本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洪安片区的峨溶、梅江片区的兰桥、溶溪片区的八卦、石堤片区的保安,花灯戏的编、
5、演十分活跃。力了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花灯班还编了一些歌颂新时代、新事物的花灯小戏,这些现代戏连同一些传统戏在内,都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爱,一些年轻人积极参加到学演花灯戏的行列,秀山花灯戏出现有史以来的空前繁荣。但是,刚刚兴旺起来的秀山花灯戏遇上了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花灯班解体,花灯戏烟消火灭。困难时期过后,人民生活刚刚好转,又来了10年“文化大革命”,花灯戏被列为“封、资、修”的产物禁演,花灯戏消沉了20余年。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所复苏。能够恢复演出花灯戏的灯班也只限于溶溪八卦、兰桥新华、石堤保安少
6、数几个,其余如峨溶、龙池、海洋等都无力恢复花灯戏的演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秀山花灯戏受到巨大冲击,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很少有人问津花灯戏的生存,花灯戏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秀山花灯戏是秀山人民在艺术实践中孕育出来的民间小戏曲。它植根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戏,一方戏曲娱一方民”。秀山人逢年过节、茶余饭后、走亲访友、乡邻聚会、田间地尖,唱一段花灯戏文,或闲聊一下戏中的人物和故事,哼儿段戏中调子,是多么地舒心惬意。在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秀山花灯戏虽然有所进步和发展,但仍处于戏曲的初级阶段。解放
7、后,特别是秀山花灯歌舞剧团成立以来,秀山花灯戏得到了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在四川、重庆乃至全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先后参加了省级戏剧调演和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H展演。秀山花灯戏被公认为民间地方剧种之一。因此,在全世界都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对于保护、发展、光大秀山花灯戏,我们责无旁贷。如果我们熟视无睹或掉以轻心,让秀山花灯戏自生自灭,那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对秀III花灯戏的发展应在语言问题、程式套路问题、唱腔曲牌问题、场面音乐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扎实工作:第一、目标明确。研究发展秀山花灯戏,要有一个
8、明确的奋斗目标。H标不明确,就要走弯路甚至倒退;H标明确了,朝着H标去努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搞好秀山花灯戏的发展就是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坚持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先进文化去教化人民,净化风气。第二、建立研究机构。要保证秀山花灯戏的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