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40096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江淮旱地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探究初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淮旱地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探究初报摘要:为探明土壤深松对江淮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土壤深松(深松深度30cm)与不深松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深松对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根重、产量和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比未深松对照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质量;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21.4%;深松显著降低玉米的倒伏率,倒伏率比对照下降79.4%。关键词:土壤深松;玉米;产量;江淮旱地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3-21-02土壤深松是近年来玉米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1-2]。邹洪涛等[
2、3]研究认为,土壤深松能够有效打破因长期犁耕、旋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加深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李杏桔[4]调查表明,农机深松能显著改善土壤的透水能力,增加耕层蓄水,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凸显出抗涝抗倒伏的优势。由此可见,深松可提高作物抗涝抗倒伏能力。江淮旱地土壤主要是粘盘黄褐土,成土母质为下蜀黄土,土壤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耕作层浅,大多数为中低产土壤,“旱、瘦、僵、板”是低产的主要原因[5]。主要的培肥改良措施是增施有机肥等[6]。陈洪俭等[7]研究认为,江淮地区玉米的播种时期正处在梅雨开始的季节,夏玉米
3、易发生芽涝和苗期渍涝。因此,在江淮地区推广应用土壤深松技术,将加深土壤耕作层厚度,提高土壤透水能力,消除玉米涝渍危害,促进玉米生长,对促进江淮旱地玉米生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设深松(深松深度30cm)和未深松(对照)2个处理,深松于麦收后整地时进行,重复4次,共8个小区,小区长6.7m,行距60cm,每小区种6行,收获中间2行共8m2。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1.2试验实施试验在江淮地区的凤阳县武店镇进行。供试土壤为黄褐土,土壤基本肥力状况:有机质27.9g/kg,碱解氮130.7mg/kg,速效磷29.6mg/
4、kg,速效钟155.5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隆平206o667m2基施纯N7.5kg、P2057.5kg、K2013.5kg,硫酸锌lkg,追肥纯氮9kgo2012年6月27日播种,7月1日出苗,8月10日追肥,10月19日收获。其余按当地常规管理措施进行。1.3测定项目抽雄后于8月19日采集植株样品,每处理分别取植株样5株,地上部分和根分开,105°C杀青30min,80°C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重。9月1日调查玉米植株倒伏率。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由表1可知,处理间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深松处理玉米的地上部分干物
5、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处理间玉米根系干重差异显著,深松处理玉米的根系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玉米根系干重。2.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由表2可知,处理间玉米产量差异显著,深松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玉米产量;处理间玉米穗粒数差异显著,深松处理的玉米穗粒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玉米穗粒数;两处理间粒重差异不显著。处理间玉米倒伏差异显著,对照处理的玉米倒伏率显著高于深松处理的玉米倒伏率,深松可显著减轻玉米的倒伏。3结论与讨论3.1土壤深松显著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深松加深了土壤耕作层厚度,疏松了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促进
6、玉米根系生长,从而为促进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玉米产量奠定了基础。该结果与秦红灵等[8]深松增产的研究结果一致。齐华等[9]华北干旱地区土壤深松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提高了土壤透水能力,有利于土壤水分下移,深松层土壤水分降低,深松层以下土壤蓄水能力提高。深松能否降低江淮地区梅雨期间土壤耕作层的水分含量,减轻玉米苗期涝渍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3.2土壤深松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深松显著增加了玉米的穗粒数,增粒增产。该结果与孟庆秋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3.2土壤深松显著减少了玉米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玉米倒伏率显著高于深松处理的玉米倒伏率,深松措施可显著减少
7、玉米的倒伏。参考文献[1]赵久然,王荣焕.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J].玉米科学,2012,20(1):146-152.[2]王世济,陈洪俭,韩坤龙,等.玉米高产创建及配套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2):30-31.[3]邹洪涛,张玉龙,黄毅,等.辽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475-477.[4]李杏桔.农机深松凸显抗涝抗倒伏优势[J].河北农机,2012,(5):17.[5]胡家之,钱晓华,钱国平,等.江淮地区中低产田改造与农业综合治理对策[J].安徽
8、农学通报,1996,2(2):49,62.[6]王家俊.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之我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